微信公众号搜索“芯谋研究”或“icwise”,阅读更多产业专业分析文章!
新兴市场的需求、科创板的到来以及围绕着半导体产业的贸易竞争,让国内半导体产业站到了阳光下。随后,针对半导体产业各环节的政策不断推出、大笔的资金也砸向了国内半导体企业。有人说,本土半导体产业发展如沐春风,国内半导体产业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态势。但实际上,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距离这种盛景还有一定的距离。
在《外热内冷的芯片反差,为何?》一文当中,芯谋研究曾指出,在国外半导体企业追加订单之际,国内半导体企业却遭砍单。这也让我们不禁开始思考,既然国内半导体产业百花齐放,又怎会出现这种情况?百花齐放这种形容是否是符合当下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从数据量上看,据半导体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1日,中国大陆芯片设计企业数量达到了2810家。而按照企查查上的数据上看,与半导体相关的企业已经达到了18万之多。足以见得,“百”花齐放的国内半导体企业,并不能数以“百”计。
国内虽然出现了众多半导体企业,但这些企业却良莠不齐,其中有些企业更不能称之为“花”。从国内市场来看,在市场环境和相关政策的引导下,相对容易的融资环境让国内涌现了大量的本土半导体企业。新成立的半导体公司中也存在着一些投机者,他们为了上市而诞生。这部分滥竽充数的半导体企业,不仅不会帮助国产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还会为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带来浮躁的风气。故而,这种企业不能称之为国内半导体产业的花。
国内半导体产业实现“齐放”也同样存在着挑战。种子、土壤、水分、肥料、花匠是开花前提,但这些资源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实现万花齐放并不容易。目前,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发展不完善,在半导体设备、材料、IP等领域仍被掣肘于国际企业。而半导体任何环节的突破,都需要长期且大量的投资,要做到半导体各个环节齐头并进是有难度的。
……
(关注微信公众号“芯谋研究”或“icwise”,阅读全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