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搜索“芯谋研究”或“icwise”,阅读更多产业专业分析文章!
产能紧张持续,扩产迫在眉睫。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芯片荒”后,全球各大半导体强国似乎患上了“产能不足恐惧症”,扩产动作犹如军备竞赛般频出。这其中,作为衡量扩产进度的重要参考之一,中国本土企业的半导体设备购入情况表现如何?业内有观点指出,中国大陆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第一,这是否意味着大陆半导体企业的扩产动作已然初见成效?
连续五年,芯谋研究通过追踪全球前五大设备厂商在中国大陆的销售情况,力图抽丝剥茧,用数据还原大陆本土企业设备购入的真实情况。
一、新闻上的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市场
根据semi的数据,2021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达到1030亿美元,这其中前五大设备厂商(AMAT、ASML、LAM、TEL、KLA)的市占率合计占比超过70%。兼之目前中国大陆的设备市场基本被国际企业所垄断,因此,通过分析这五大设备厂商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销售情况,可以基本反映中国大陆企业半导体设备的购入情况。
根据全球前五大设备厂商的2021年财报,其2021年半导体设备销售金额按地区分布的占比如下。
针对上图,补充说明以下几点:
1.以上数据均来自五大公司年报公开的数据;
2.中国大陆的数据包含了国际公司以及中国台湾地区企业的中国大陆子公司的采购额。
3.公司数据中包含LED、太阳能、面板、大硅片等非半导体制造领域的数据
4. 每家公司财务的确认收入方式不太一致,在时间上略有区别,但不影响作为分析的一个样本。
一眼望去,中国大陆作为销售贡献榜首的企业五占其四,如果将各家企业的销售金额简单叠加,可以得出如下图所示:
单从纸面数据来看,中国大陆确实是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第一,略微领先于位列第二第三的韩国及中国台湾。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二、还原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进口真相
需知国际设备厂商在确定销售分布时,是会将客户所在地区直接判定为销售区域的。譬如海力士为无锡厂购买的设备不会归类到韩国,台积电为南京厂购买的设备也不会归类到中国台湾。因此,前文所述的中国大陆地区的设备采购额其实包含了国际企业以及中国台湾地区企业在大陆地区的设备采购额。若要探究中国大陆本土企业的设备采购情况,则需要消除这一部分因素的影响。
芯谋研究通过多方调研得出,大陆本土企业的设备购买金额约占设备厂商在大陆地区总销售金额的七成。我们以ASML为例,分析大陆本土企业购买“光刻机”的实际情况。
由上图可见,ASML的市场重心在中国台湾、韩国以及中国大陆。这些离不开几大重要客户的采购,如台积电、三星、SK海力士。台积电在先进工艺的不断探索以及产能的扩张中,离不开ASML顶尖光刻机的支持,存储厂商在技术升级中也开始采购价格高昂的EUV。在去除英特尔、三星、海力士及台积电等境外企业在大陆地区的设备采购额后,在ASML在中国大陆的营收份额的实际占比为10.29%。
我们以同样的方法计算其它四家设备厂商,如此便能得出2021年中国大陆地区本土企业设备购买的真实情况。
……
(关注微信公众号“芯谋研究”或“icwise”,阅读全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