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产业点评时评 |
微信公众号搜索“芯谋研究”或“icwise”,阅读更多产业专业分析文章!
上海抗疫成为全国范本,各种自选角度的民间彩虹挂满神州。其中有篇《就算你不去上海,你的下一代也会去上海》让广大沪漂含笑泪目。其实上海还有一个成就足以并肩抗疫的成就,那就是上海的半导体,它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精华所在。最新年报显示中芯国际2021年净利过百亿,这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的一个里程碑,意味着中国半导体经过长期投入,终于迈进良性发展阶段。随着半导体产业成为焦点赛道,上海半导体发展策略也成为全国各地抄作业的范本。作为一个需要政府深度介入的产业,上海半导体产业政策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我们以最新的上海半导体政策来看。
1月1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时期促进上海市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对上海近五年来出现的人才、EDA、中小企业产能等诸多产业痛点对症下药。芯谋研究与上海经信委及有关专家充分沟通之后,选取专业程度较高的一些政策展开阐述。
第一,上海为未来的芯片行业调整,准备好了并购基金。当下一个调整周期到来,将是上海半导体骨干企业扩张并购的良机。
“本市集成电路优惠利率中长期信贷专项贴息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并购贷款、债券融资,以及企业为参与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和装备材料基金出资而发行的债券,给予长期优惠利率信贷专项贴息。依托上海“信易贷”、大数据普惠金融应用和“银税互动”等,支持银行开发软件企业特色融资产品。(责任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上海银保监局)”
国内半导体产业已经出现投资过热现象。据芯谋研究研判,很多地方盲目上马的项目,尤其一些投入较大又缺乏人才的新产线,将在2024至2025年出现运营困难等问题。
对于这次调整上海开始未雨绸缪,目前上海半导体企业整体运营良好,近两年财务回报较高,已经备好自己过冬的棉袄;其次,上海半导体企业很多已经上市,不但有抵御风险的能力,还可以低成本筹措并购资金;最后,上海财政收支近年一枝独秀,有能力支撑上海企业进一步补强。未来并购不仅限于国内,国际市场若有合适标的,上海也支持企业出海并购。
上海半导体企业形势大好,之所以还需要政府支撑,是因为并购有证券市场融资收购,债务市场债权收购两种方式,但很多企业不愿意稀释股权来获取资金,更愿意从银行融资,所以需要政府施以援手。
第二,上海利用高聚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来解决本地设计企业与制造企业之间的联动问题,解决EDA、工业软件、设备、材料国产化难题。
“对于符合条件的设计企业开展有利于促进本市集成电路线宽小于28纳米(含)工艺产线应用的流片服务,相关流片费计入项目新增投资,对流片费给予30%的支持,支持金额原则上不高于1亿元。”
长期以来,由于芯片设计与生产工艺与世界先进的工艺差距,国内先进设计企业的产品都到境外流片。导致大陆芯片设计企业与制造企业之间缺少互动。不但产业安全有隐患,上下游之间也因为缺乏协同,导致两方面都缺少对对方工艺的深刻认识。
所以《通知》要想办法破除二者之间的隔膜,给予设计企业30%补贴,但这笔钱不直接给制造企业,而是替要流片的设计企业交给制造企业。什么样的流片可以拿到补贴也有讲究,因为政府不可能对全流程都补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这个补贴着眼于设计企业大批量突破前的瓶颈期,补贴第一次工程流片,只支持28nm以下的先进工艺。这样既解决了设计企业在境内流片的积极性,也为下一步在境内生产奠定基础,也有帮助中小企业拿产能的考量。
这一妙着,通过补贴流片费用,引导和支持设计与制造企业进行联合工艺研发,引导企业加大工艺研发投入。加大对重点设计企业与本地制造企业等进行先进制程、特色工艺研发的资金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对工艺制程相关技术的研发投入。一举两得地推动上海芯片设计与制造的联动发展。
此外,中国半导体产业设计与制造的中间环节缺失,尚未形成EDA、IP
以及良率服务、测试服务等环节的地理集聚,设计制造的中间环节还没有形成具备集聚效应的完整的生态。《通知》对于国产EDA、IP等中间环节给出多项支持,尤其给予EDA重点关注。
“组织开展EDA软件技术攻关,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由点到面实现全流程EDA工具突破。支持企业建设EDA开放云平台,组织设计用户与相关EDA企业共同开展研发验证,并将平台纳入“创新券”使用范围予以支持。对本市集成电路企业和创新平台购买符合条件的自主安全可控EDA工具,按照实际采购金额给予50%的补贴。支持企业在高校开设自主安全可控EDA工具教学课程,并纳入教学计划。(责任部门: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教委)”
设计与制造的中间环节的难点,如EDA、IP以及设备、材料等都面临相似的困境——没有客户。以EDA为例,由于产业积累近乎空白,目前EDA是中国半导体最难环节之一,国产EDA企业的产品下游企业采购意愿不高。如果设计企业和制造企业都不采用国产EDA,政府无论怎么补贴EDA企业也无济于事。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从下游入手间接支持EDA企业,《通知》鼓励上海的设计企业和制造企业去采购国产EDA,给予实际采购金额50%的补贴。
这样的好处是既解决了EDA的客户难题,又依靠下游企业用市场手段筛选出有竞争力的EDA企业,解决了产业政策扶持企业的效率问题。这种依靠完备的产业链来解决技术短板的打法,几乎是上海独有的技能,因为上海具有除了EDA之外全套的半导体产业链,能够内部联动起来。
第三,上海为解决中小企业产能紧缺进行重要探索。对于广大设计企业最头痛的是产能问题,对于这个严重影响行业发展的难题,中国半导体头羊上海责无旁贷,通过引导设计企业共同设立上海集成电路产线投资基金,投资本市集成电路新建产线的方式,来尝试解决产能难题。
“继续扩大集成电路产业基金规模。本市国有投资平台企业、相关园区开发平台联合增加对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集成电路装备材料基金募资支持。通过市场化方式,继续做大做强集成电路设计基金。引导本市设计企业共同发起或参与设立上海集成电路产线投资基金,参与投资本市集成电路新建产线。(责任部门和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国资委、市发展改革委、浦东新区政府)”
在产能荒中如何支持中小企业获得产能是个难题,FAB厂势必先保大厂订单,中小企业只能在一旁捡漏,而且一有状况中小企业订单首先被削减了。
为解决这个难题上海将中小企业联合起来,引导它们共同出资参与产线建设,与Fab大厂捆绑起来形成产能保障。这是很有想象力的方案,但是难度很大,一是制造企业能否给予产能承诺是一个现实问题,毕竟企业要盈利;二是参与的企业必然要求投资回报,谁也不愿意做不赚钱的买卖。目前这两个问题还在探索中,但无论如何,中小企业是整个行业的基本盘,这个难题一定要找到答案。
第四,上海半导体产业基金恪守市场边界,政府资本不做参与社会资本能够独立完成的项目,只有市场无力或不愿支撑的重要项目,政府基金才积极出手扶持。
“围绕集成电路装备材料等重点领域组织市级科技重大专项。鼓励企业牵头承担国家技术攻关任务,本市按照有关政策,予以配套资金等支持。(责任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教委、市财政局)”
政府基金前置条件多,监管严格,加之企业使用政府资金有被西方制裁的风险,很多企业有顾虑。所以政府基金要慎用,要解决不得不用政府资金的难题。如果政府基金和社会化资金一样,先筹集资金,再去漫无目的地寻找项目,就与社会资本同轨竞争了。不但政府资金的优势无法发挥,也抬高了资金成本,也失去政府资金作为公共资本的意义。上海半导体产业基金是先看到社会资本无力支持又急需资金支持的重要项目,譬如投入周期太长,研发难度太高,对行业影响深远的项目,政府再去筹措资金,雪中送炭。
……
(关注微信公众号“芯谋研究”或“icwise”,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