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国藩的修身之道

(2015-01-21 17:16:33)
标签:

世间百态

文化

杂谈

教育

分类: 【大千世界】

世界上真有一门功课,值得我们用一生来学习,永不放弃吗?
我们认为有,修身就是其中一门,每个人都要经历类似于加工玉石的切、磋、琢、磨过程,才能不断地成长和完善自己。
《大学》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亚里士多德指出“知识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而美德只能通过实践训练来获得。”
我们主张:修身,不仅是思想修养,行为礼仪的修炼,还应有对应的功夫实操,方能内外兼修。今年,文化传统平台将陆续推出相关内容,倡导与时俱进的修身。在开篇,我们精选修身有素者——曾国藩先生的早年和晚年的修身之道,与大家分享,并以此作为例子来引出如何学习古人的修身之道。
【曾国藩早年修身十二款】
1、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注:心要在腔子里,指保持此心清醒,明澈,也就是孟子说的“存心”。

清明在躬,清,清净;明,显明,指圣人清净光明之德在于躬身。

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注:来复之仁心,出自《周易》复卦“一阳来复”之义。古人以冬至比喻“复”即阴气达到经典,亦阳气初露之时。此处指通过静坐清除心中不当杂念,心境高度平和,生命中的善端开始萌芽。

正位凝命,指端正方位,确立人生的使命。

3、早起:黎时即起,醒后不沾恋。

4、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物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注:徒物为外人,指一味做给外人看,借读书装点门面。

5、读史:丙申购二十三史,每日读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6、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注:此条讲做人要襟怀磊落,胸襟坦荡,才会养出浩然正气来。

8、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9、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注:《论语·子张》:“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耽著,最容易溺心丧志。

注:耽著,指耽误,耽搁。

11、作字:早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12、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道光二十二年在京日记(即1842年,此时曾国藩31岁)。

 

【曾国藩晚年养生日课四条】

 

一曰慎独则心安。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

二曰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

三曰求仁则人悦。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

注:同出一源,指人、民、物皆同出于天地,因而息息相通,气息相应。所以人不爱他人他物,精神亦不能安顿。

四曰习劳则神钦。极俭以奉身,极俭以救民。

同治十年金陵节署中日记。

【怎么学习古人的修身经验】

  很多现代人都期待能有智者给出一个修身的公式,就像数理化的公理一样,只要能针对场合应用原理或公式就可以了。实则不然,人格既没有固定不变的含义,也不存在确定不移的原理,甚至没有一个最终完成的时候,修身最终还必须依赖于每个人自身有意识的努力。

现代人在理解古代的思想时,有时候会因为缺少一蹴而就的方法,误以为古人的修身思想不切实际,而不知自己是用现代的思维范式(大多是西化的,教条化的)来衡量古人的修身之道。因此,我们主张,读古人的修身论著,一定要抛弃现代人的成见,把性格培养当做一个永无止境的动态过程来对待,时时修,事事修,注重过程,而不是追求客观、现成的方案或原理。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文中曾国藩先生的修身之道,也仅是我们的参考。

我们还坚信,传统的生命力能够解答现代人生活中的大量问题,一个真正相信传统生命力的人应该告诉他人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诉他人那些代代相传的,以践履、修身、养心为主的学统以及基于此的生活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