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创作简论(序)
作者:杨晓敏
原文网址 http://blog.sina.com.cn/u/1224381162
小小说语言:有限的文字,无限的感染力。在千把字篇幅里,小小说的语言,是提升艺术品位的至尊法宝。因为小小说是文学入门的一条捷径,从者甚众,多有靠编排故事,且乐此不疲者。殊不知,如此惰性的取巧,难以使小小说表现出多层次的内涵,容易落入通俗文化的简单审美的窠臼,致使作者长期在原地徘徊不前。归根到底,终因过不了语言这一关。
囿于字数的限制,小小说能否写得内涵丰厚和境界高远呢?作为写作者,都
想用极其经济的文字,来传导出无限的艺术感染力,于尺幅之内承载丰厚的题旨。只有美感丛生,语言质地能表达出复杂含义的好作品,才能准确地凸现出作者赋予的寓意,才能让人在阅读中产生深层思考。
虽然小小说因字数限制总体上“属于大众化写作”的文本,但在人数众多的写作者中,依然不乏追求“精英化写作”的人,却灼人眼目。他们坚持或执着于在小小说艺术手段调动使用上,譬如在文字精炼、语言质感、人物性格的刻画、情节设置的技巧等方面,显示出某种从不妥协的孜孜以求,力求千锤百炼,表达准确,以质取胜,多少有点“阳春白雪”式意味。小小说的剪裁取舍间极有学问,在千把字篇幅里何处写意、何处泼墨,大有讲究。
讲好一个故事:跌宕起伏,九曲回肠。能把故事尤其是传奇故事讲得一波三折、九曲回肠、跌宕起伏又不纯粹猎奇,不能不说是写作者能赢得读者青睐的一种有效手段。虽说它多少含有一些取巧的成分,但事实上有不少小小说写作者成功地徜徉在这条捷径上。作为一名文学写作者,或许谁都梦想写出一篇能超越时空获得永恒的具有传世意味的杰作。譬如像唐诗中的《春江花月夜》、宋词中的《明月几时有》等篇章。
令人郁闷的是,在当代人的文学作品里,这种精品佳构甚少,多是一些心气乖戾浮躁,追逐世俗功利和无端炫耀技巧的琐屑文字。而那种令读者神往、直逼灵魂深处的文学境界,那种沉静大气、钟灵毓秀、恻隐思辨和禅意无限的文韵蕴含,几或成为可遇不可求的凤毛麟角。好小说离不开一个故事核,然而写作质量的高下,则体现在作者能否调动出具有合理密度的小说艺术手段,表述或诠释好这个故事,即在语言、描写、叙述、留白、思辨、剪裁乃至情节设置和营造氛围等元素上,为之服务。所以,不会“编故事”则小说寡味,仅会“编故事”则小说流俗,个中奥妙全凭写作者下功夫体味。
在小小说千把字的篇幅里,要写活一两个人物,让它血肉丰满;讲好一个故事,一波三折,微言大义,让读者为之心跳动容,的确不能忽略观察生活的角度,小视了明辨事物的方法。因为作者在作品中提出问题的深度,解决问题的质量,设计细节的缜密无懈,要通过思想容量的比拼,来显示艺术品位的高低。
小小说的潜内容:蕰藏丰富,动人心弦。读小小说最怕一览无余,作者把话都说尽读者的阅读兴趣就会锐减。有人说小小说是“留白的艺术”,这话虽有所偏颇,却也道出了这种文体的特征之一。当代小小说能称为经典的作品,无不隐含着极丰富的潜内容。可以这样说,小小说创作的潜内容匮乏还是充盈,是衡量一个小小说作家精神特质、文学素养的重要标杆。
小小说的潜内容,和现实内容一样,都是具体可感的,潜内容涵盖了留白、余音、潜台词和潜意识,是小小说特殊的精神产物。凡能拨动人们的心弦、感染或启发读者的那些部分,通常都是作品潜内容蕴藏丰富之所在。它使小小说拥有了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让我们读起来意犹未尽,回味无穷丰厚的意蕴是小说与故事的分水岭。故事和小说的差异究竟在哪里?当然还是思想内涵、艺术品位和智慧含量的高下。文学作品的份量和写法不尽在抖包袱上,而艺术手段的使用密度和认知社会人生的深度却不容忽略,它所潜在的鉴赏、审美功能亦需开发重视。
阳刚之美:遒劲文风,极具震撼力和美学欣赏价值。如果说柔美一族属于凝脂之血肉,而硬朗一脉则是岩石般的骨骼了。刚健文风如泼墨,浸染处有力透纸背之劲道。塑造的人物,个性鲜明,举手投足,充满阳刚之美。开掘深层次的生活内涵,聚焦特定环境中的人物个性,凸现其人格魅力。小小说在有限的篇幅里,极难写得大气磅礴,头角峥嵘。尤其塑造时代人物,不易把握的,其实也是一个“度”数。稍一过,便概念化了。然而支撑小小说文体,却非得有此文字筋骨才行。
如果小小说只能写生活浪花、人物素描和幽默讽刺之类的小品,无形中就缺乏了文学作品应有的厚重感和使命感,那么,小小说文体和专事小小说写作的作家们,还能从真正意义上“立”起来吗?有人常感叹偌大的小小说领域,多是软弱的笔力在写庸常的生活内容,或使用一些小技巧之类来完成一个小故事,既忽略了文学艺术品质的锻造,也缺少敢于提出问题的勇气和胆量。缺乏那种强悍凌厉、颇有霸气,如雪原鹰击、旷野厉风一样肃杀的文字。因为具有阳刚之气的遒劲文风,读来荡气回肠,极具震撼力和美学欣赏价值。
浅平与高度:作品高度和厚度的统一是“数质兼具”。众所周知,当代小小说之所以30年兴盛不衰,有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小小说写作队伍的梯次结构的合理形成,各个时期均有雨后春笋般的写作者涌现,而每一茬新生队伍里面,又都有在创作数量和质量上等量齐观的代表性人物,成为这一时期业界的翘楚。这种波浪涌动蜿蜒前行的引领状态所形成的活力,构成我国文坛独特的一种团队精神景观。
一方面,这种现象是动态的,尚需要长期的实践来遴选和淘汰。物竞天择,毕竟作家终是要以作品来证明自己;另一方面,囿于小小说文体自身的局限性,小小说作家要耐得住寂寞,方可保证自己的写作才华一点一滴的释放出来,以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滴水成溪的力量,逐渐完成所需的文学储备,以求登顶。所以仅有创作数量构不成作品的高度,那只是一片低矮的小丛林,它会显得单薄而浅平;或者偶尔写出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佳构,奠定了某种高度,也只能是一朵花的芬芳一棵树的揺曳,终究无法与满坡姹紫嫣红一片葳蕤森林的神奇魅力相提并论。
因此,能否成为一个时期内的真正意义上的小小说作家代表性人物,作品高度和厚度的相对统一,一般会以“数质兼具”的标准来考量。
小小说的智慧量级:用聪明的办法,直接解决顽症的途径。有主流评论家曾冷静地评价中国作家,尤其是针对在尺幅之内企望图腾的小小说作家作品时,说和西方的优秀作品相比较,作品中所蕴涵的智慧量级不够,所携带的哲理性、双关语、幽默成分的使用尚有差距。
凡生活型的作家,从互补的角度来说,还是要多读书思考来拓展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尽可能营造出更大的文学空间,给生活的真实插上飞翔的翅膀才好。在众多小小说写作者中,具良好素质能自觉强化自身文学储备的人并不多见,许多人长期是倚仗自己的“小聪明”来挥霍自己的生活素材的。只有极少数有此天赋并能自律的作家,才肯在长期写作实践中,不懈地锻造提升、健全和完善自己的文学人生。
有人说,写小小说非聪明人不能经营,我深以为然。小小说是作者用聪明的办法直接解决顽症的途径。这些灵光闪动的智慧资源蓄存起来,便会催生庸常生活的“技术革新”。他们为读者提供的,则是打开困难之门的金钥匙,这是小小说的优势之一。
小小说艺术风挌:熔裁说白了就是“炼”字。形成独具艺术特色的创作风格,历来是作家们所追求的目标。试想,在作品的构思和语言上,没有鲜明个性的作家,该是多么的悲哀!衡量一个作家的艺术成就,其创作风格占有重要的一笔。然而,风格又是一种束缚作家进行自由创作的锁链,一旦风格固定,如不能刻意求新,不再有另辟蹊径的创造,只在原地踏步,千篇一律地重复自己,那又是多么乏味的事情。
小小说的文体特征所限,写作中不能像长中篇那样一泄千里,千把字的尺幅之内,要做到文美意深,实非易事。选择一种合适的文学意象,且能运用得恰到好处,常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写作时,单就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而言,熔意指文理通畅,裁辞属文脉清晰,凡缺少情采的文章,首先就减弱了文学应有的感染力。
小小说因其篇幅所限,要求叙述周密而不繁杂,更需要熔裁提炼,去芜存精。熔裁说白了就是“炼”,一个“炼”字,形象地概括并体现出了创作的状态。一位小小说作家,写出一篇好作品不难,难的是摇曳生花妙笔,在各个时期都留下“雪泥鸿爪”。
注重艺术表现力:灵动、洒脱且不乏慧敏,弥漫出独特艺术感染力。写小小说能提升作者的品行修养,当然也会培养写作者的洞察力和领悟力。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芸芸众生间总有一些有意思的物事纠葛,被有心人串缀成或喜怒哀乐、或酸甜苦辣的故事,供人们思索品评。一旦变成充满灵性的文字,便蕴藉着隽永的哲思,灵动、洒脱且不乏慧敏,弥漫出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在千把字的篇幅里,作者总要提出或传导出一个问题,然后调动小说的艺术手段来解决它。作者的办法和表达太过平庸肤浅,自然引不起读者的共鸣。所以,写作者需要读书、思考,不断充实自己的技艺,才能不负众望。文学即人学,意味着作家关注的中心是人,作家的创作力,表现的是对人的关注。
一个作品中所凸显的东西,必然也蕴含着作家特定的思想情感的价值取向,给人以生活的希望和对未来的憧憬。真正的文学创作要有高远、深广的精神向度,给人艺术的享受和思想的提升。一般来说,一篇优秀的小小说总要在千把字的篇幅里,营造出一个刺激读者阅读的“兴奋点”。如深刻或敏感的立意、故事的陡转、人物性格的升华、结尾的悬念等。
注:入选篇目如有变动,请以正式出版图书为准。
[转载] 2019中国年度作品小小说
目 录
小小说作家简论(代序)——杨晓敏
一个老百姓——赵新
山中,那座雕像——申平
小人书店——聂鑫森
看戏——非鱼
如果——袁炳发
发现——芦芙荭
朱鹮——陈毓
银洋——陆涛声
姨妈——蔡楠
面包师的奇想——谢志强
二舅的儿子——津子围
升级版——孙春平
我以前住在这里——刘国芳
猫叫春——江岸
施先生——张晓林
将军赞——刘建超
赛烟花——田洪波
夜行——薛培政
小菊的心事——范子平
扎灯的老方——刘立勤
灯——侯发山
翻过一座山——金光
希望像只小狗——陈敏
威风——马宝山
存在——于德北
王公安——欧阳明
杰出的作品——王海椿
父与子——夏阳
黄鼬——高沧海
娘心——梁有劳
卖鸡蛋——李立泰
碎碎念——梁小萍
老姜——戴智生
迷案——雨瑞
寻找——符浩勇
今夜无法入眠——胥得意
求爱攻略——邢庆杰
二胡与乐队——白秋
恒记肉铺——徐水法
茶祖——卢群
诗人——徐全庆
鸡鱼肉蛋——宋以柱
二姑的笛子——白云朵
最美好的瞬间——非花非雾
钥匙——朱红娜
她是谁——徐东
入冬的样子——吴富明
水鬼——曾冠华
忽如归——王东梅
卖画——周东明
我的战友老潘——原上秋
老牛握手——郭金勇
潜伏者——胡亚林
记你一辈子——李军民
寻找莫子西——苒小雨
桃花盛开的地方——任瑞娟
祖父往事——王若冰
67号马车——刘帆
将进酒——天晴
玫瑰见证的爱情——王培静
书记约读书——安谅
往事如花瓣飘落在眼前——杨景
偏心——曹洪蔚
大河——陈小庆
玲珑醉——张俏明
亲爱的父亲大人——冷清秋
过客——王苏华
给父母送书——田光明
结巴其实不是病——安晓斯
抓药——莫小谈
铜锣李——杜景礼
挂靴记——肖曙光
小呀小米牙——骆驼
六指杨——王荀
历史——祝全华
体检——邓丽星
烟枪与爱情——唐波清
魔方鸡蛋——赖海石
52号讲的故事——庞滟
梨花白——赵淑萍
刘大嘚瑟——张广建
将士帅——任喜录
锔匠老张——白龙涛
乡井——纪东方
相思鸟——杜华
征服——郝玉华
半掩着的门——高淑霞
抓奖——王继颖
喜民的艳遇——杨树也
说句感谢不容易——尹延哲
母爱与家风——林美兰
星期八理发店——李学志
黄河岸边蝴蝶飞——李亚民
出门见春——杨帮立
花老太——朱莲花
你笑起来真好看——刘捷
荷叶狗肉——邹立文
远行——陈艳玲
葫芦爬满架——蔡雨艳
和领导撞衫了——陈小莲
青玉案——贺向花
躺在这儿不回家——胡发平
大海——黄庭凯
关于爱情——王小宁
老潘叔进城——寇富城
神秘聘礼——木槿
柏拉图之恋——白月霞
胜利重逢——鸟语
一朵特殊的小红花——任欣
一九九〇年的初夏——李胜今
上马饺子下马面——吴小军
永不辞职的人——白茅
白发——葛丽红
父亲的班中餐——刘海红
老边——王秋平
散猪崽——钟祥荣
无语——蓝静
风景——叶北海
忏悔——刘小玲
地瓜花开——李伟杰
云中的红围巾——郝明
哨所送水人——郎丛
画家的画——蒋玉巧
贵贵偷粮——胡明
放生——杨娟梅
保安杨大全——非非鸟
姥姥和黑毛驴——张淑清
变身记——陈惊鸽
韩妈借钱记——梁丽红
金玲婶——李小菁
莲儿花开——杨丽平
喊魂——张玉萍
又逢木棉花开——李木兰
蝼蚁——赖燕芳
母心——姚筱红
鱼事——王巍
老家河南——侯家豪
疯子——王晓飞
风雨声声——惹残烟
斗蛋王--三月丫头
两棵树--浊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