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力更生是个很好的词,只是被某个年代滥用然后用滥了,因此被轻度污染了。单从字面上看,通过自己的能力,改变自己的人生,本来就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深层次上看,其中又包含着朴实的自强自立精神,还有近两年来被重提的实践个人价值等深层次的理念。
在当代社会,我觉得知识的爆炸必然会导致发散式的多元化思维模式。通俗点说,我们有时候会心不在焉,三心二意。时代总是大的,人总是小的。所以我觉得或许这个时代,人该培养一些被我们忽略的隐性能力。
首先,说说思考力。思考我认为是一种能力,那是一种专注于全局的总体规划。可惜的是,信息的丰富让我们很少能集中精力地认真思考,甚至连几分钟的注意力都很难真正集中。有一个年轻人问我,怎么培养专注的思考力,我说很简单,每天拿一堆数目不详的钱来数数。我相信数钱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比较容易做到心无旁骛。
其次,说说沟通力。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时间对于很多牛人来说确实宝贵。如果我们有个好的方案需要别人的支持时,把握住合适的时机进行有效的沟通就非常关键。或许,我们该在最短的时间内,告诉别人自己能做什么,自己准备怎么做。言之有物的沟通,是胜过千军万马的战斗力。
再次,说说协调力。这个社会是庸才不少,而真材不多。因此,整合资源和团队打造,是做成一件事的前提。单打独斗或许可以成功,但是付出太大代价的成功无异于失败。因此,打造一支团结可信的稳固型或者松散型团队,或许能轻松愉快地做点事。
最后,说说妥协力。在强者如林的竞争型社会,一步登天式的创业奇迹,已成为江湖中的传说。向占有优势资源者适度妥协,或许是年轻的创业者应该做的事情。如果我们选择重生活角色而轻社会身份,那就别再为屁大点儿事而纠缠不清吧,或许可以在苦短的人生中多活出很多乐子。
《人人都能成功》是我在读大学时看的一本书,那里面传递的激情让我心潮澎湃,年轻时当有勇气到中流击水。如今的我,日渐淡定,不再咆哮,不再愤怒。我已经到了成为家庭“栋梁”的年龄,力所能及地为亲们多做点什么,远比说一番漂亮话来得真诚和有效。
前天是父亲节,即将在明天中考的女儿给我买了个USB接口小风扇,送给父亲夏日里的一缕清凉。用她贺卡上的祝福语作为本文结尾:最深的爱,最沉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