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面酱】代表地道北京味----京酱肉丝

标签:
美食饮食甜面酱大酱北京 |
分类: 陆上跑的--肉食 |
[http://s14/middle/66ffa8f5g8526d1e4c4ad&690&690
有次狗狗加班,晚上工作餐就顺便打包回家了,是在绿野仙踪订的京酱肉丝套餐。我尝了一口,当时虽然有些凉了,但味道一点都不逊色,就是代表地道北京味的甜面酱的味道。不是很喜欢猪肉的味道,不过这裹着甜面酱的味道实在是太棒了。说甜面酱代表地道的北京味,只是我的片面之言吧,那是我对北京唯一的喜欢的味道。我对北京的了解不多,因为停留在我的印象最深的就是我12岁的时候和老爸去甘肃天水玩,先做了一天的火车到北京站,下车时已经天黑了,当时火车站的状况可以描述成“脏乱差”,打那以后我就再也不愿意去北京,很多次经过都没有兴趣再去看看。现在想想可能我对那有太大的偏见了,春运期间,那个年代,估计哪个大城市都那样吧。
打从尝了那口京酱肉丝,我就时常想起让狗狗给我做一顿。听说北京人吃京酱肉丝,喜欢用豆腐皮(干豆腐)包着吃,我觉得配米饭已经超级好吃了,毕竟广州买不到好吃的干豆腐,榆树那干豆腐才叫正点。广州买的一张有家里的两张厚,手艺太差。我们尝试了好几种酱做这菜,毕竟离喜欢吃甜面酱的北京远了点,广州一般小超市没有卖甜面酱。无奈之时还用过大酱,最后结论是味道好的还是“李锦记京式甜面酱”和“欣和葱伴侣甜面酱”,推荐欣和的超便宜,才一两块钱一包,味道一点不比李锦记的差。
说到酱,我就想说说大酱----东北的特产,韩剧看多的MM都知道韩国大酱汤,也是用的这种。是千百年来,东北这块土地上的满族先民的独创。
韩剧中有看过大酱的制作方法,小时候也看老爸下酱(别人给的酱坯)。老实说我不喜欢家里做的这种酱,可能是老爸手艺问题,反正我感觉味道臭,也许就像有人觉得榴莲臭,我却觉得超级香。不一样的鼻子感觉不一样吧。
我喜欢在超市买的大酱,老爸却说“外面买的都没有充分发酵,怎么有自己下的酱好吃?!”这就是我和老爸的矛盾。老爸觉得东北人家里下的大酱是天下最美味的酱。甜面酱就更不能入他老人家的眼了。可老爸每次还是答应我的央求,用外面买的大酱给我做炸酱面,酱汁一定要鸡蛋青椒炸的,有肉不行。我能一口气吃三碗面条(当然是小碗啦)。
“在东北,大酱像辣椒在湖南、羊肉在陕北、狗不理在天津一样”
“营口大酱听说过吧,驰名全国,”在大学毕业后去的那家公司,有个同事说她是营口的,我这个没见过市面的小丫头第一次知道营口大酱。就在第二年过年坐火车从老家回广州,睡在我对面铺的老夫妻去珠海女儿家,拉着2个挺贵的行李箱,里面放的不是衣服,一箱煎饼,一箱营口大酱。离家在外的人特别想吃家里那口儿。当时我觉得挺可笑的,在外有其他美味的东西,应该时刻充分享受身边的东西,为什么总是强求那些不容易得到的老家的那口儿。几年过去了,也许是我的年纪越来越长,时常惦记起家里那口儿,姑姑姑父上次来深圳带的煎饼,我和狗狗2天吃了10斤。
言归正传,说今天的菜----京酱肉丝。
材料:猪里脊300克,大葱1根
配料:料酒,生抽,淀粉,甜面酱,半个蛋清
做法:
1. 将里脊肉切成细丝,放入碗中,调入料酒,生抽,蛋清,淀粉搅拌均匀,腌制15分钟左右。用蛋清和淀粉的目的是使肉更嫩滑。
2. 大葱去掉绿色部分,只取葱白,洗净后切成4厘米长的段,再对半切开后,切成细丝,放入盘中摆好。
3. 先把锅烧热,再倒入油,大火油至7-8成热,倒入肉丝,迅速划散,炒到肉丝变色后,捞出备用。
4.
锅中留少许的低油,调成小火,先倒甜面酱,再加糖,搅拌看到酱泛起泡泡后,倒入炒好的肉丝,改成大火快速翻炒2下,使每条肉丝都挂上酱料,出锅浇在大葱丝上即可。
5. 吃的时候可以直接就着葱丝吃
切肉丝是很考验刀工的,所以肉买回来放入冰箱冷冻1小时后再切,肉有一定的硬度,比较容易切丝。
http://s4/middle/66ffa8f5g8797a4acdbc3&690&690
—————————————————————题外话儿——————————————————————
网上找的大酱的制作方法,很复杂的过程:
材料;黄豆、盐、水。
1.
将大豆黄豆精选,剔除坏的、变质的豆粒和其它杂质,清水洗净,放进锅里加水煮熟,待汤焅净,切不可焦糊,豆粒用手一捻极酥烂,熄火焖至次日上午,豆焖成呈红色。
2.
然后用搅肉机绞成均匀豆泥。酱泥干湿适宜,过干则难以团聚成坯,影响正常发酵;水分过多则酱坯过软难以成形,坯芯易伤热、生虫、臭败。
3.
酱坯大小一般以三斤干豆原料为宜,约为30公分长的横截面积20平方公分柱体,易于发酵酶变。于室内阴凉通风处晾至酱坯外干(约三、五日),然后在酱坯外裹以一层牛皮纸(防止蝇虫腐蚀、灰尘玷污等),放在阴凉的地方通风处,坯件间距约一寸,酱坯多时可以分层摞起,但以细木条隔开,约一周时间将酱坯调换位置继续贮放如前。发到一定的程度,里面都长白毛了才好。
4.
待之农历四月十八或二十八开始下酱。去掉外包装纸后将酱坯入清水中仔细清洗,刷去外皮一切不洁物;然后将酱坯切成尽可能细小的碎块,放入缸中。
5.
缸要安置在窗前阳光充分照射之处,为避免地气过于阴凉,一般要将酱缸安置于砖石之上。随即将大粒海盐按二斤豆料、一斤盐的比例用清净的井水充分融化,去掉沉淀,注入缸中,水与碎酱坯大约是二比一的比例。然后用洁净白布蒙住缸口。
6.
三天以后开始打耙。每天用酱耙子(就是一根木棒下面订了一块板)打耙,大约坚持打耙一个月时间,每天早晚各打一次耙,每次二百下左右,把沫子盛出来丢掉,直到将发劲儿(酱液表面生出的沫状物)彻底打除为止,每天打耙酱会变的很细,等酱发了就可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