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与货币》之一
(2016-05-21 12:52:17)价值章
价值
我们日常说某物具有价值的时候,意思是某物对我们有用,它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们的自然属性能满足人类的某种需要。例如粮食可用于充饥,衣服用于御寒。这种因为有用性而表现出的价值,被称为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由物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可是在经济学中,价值还有另一层含义.
如果人们把某物拿到市场上与别的物品交换,并且交换成功,我们也说该物具有价值,因此,这里所说的价值与上面说的使用价值具有不同的含义。
既然我们因为某物参与交换就说它具有价值,那么交换和具有价值,是针对同一种现象的两种说法,是在社会学和经济学两种领域内对同一现象不同的阐述方式罢了。因此在这里某物具有价值意味着它要参与交换,某物参与交换意味着它具有价值。
这种价值是通过交换表现出来的。要记住一点,它是通过交换表现,而不是通过交换产生。这种价值有时候被为交换价值,但在大多数场合,被直接称为价值。
商品
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既然是劳动产品,那商品必然具有使用价值,否则人们就不会生产它。它用于交换,那也就是说,它同时还具有价值,因为交换和价值表达同一个意思。因此,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而产品具有价值又通过交换表现出来。我们因此可以说,商品就是价值,价值也就是商品。
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
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只要不是以劳动为中介对人有用的物就是这样,例如空气,未开垦的土地。
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也是劳动产品,但不具有价值。例如农民生产的粮食,或者自己享用,或者用于交租,只要不用于交换就是如此。
最后,如果一个物具有价值,就必然具有使用价值,因为如果某物没有用,那么它包含的劳动就对人类没有用,也就不能算做人类劳动,不形成价值。例如孩童们因为玩耍,在河里找到的鹅卵石就是如此。
价值生产的起源
商品因为交换表现出具有价值的属性,那么交换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最早的人类生产组织是原始共同体,在这里,共同生产是人们生存的前提,使每个人劳动不能成为私人劳动,个人的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机体的某一器官的职能,因此,每个人的产品不能成为私人的产品,这时候的人类生产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交换只是偶然发生的行为,因而只是使用价值的生产,与之适应的生产组织是原始共同体。价值的生产、或者说为私人交换而进行的生产,还不可能建立起来的。
但是在不同共同体接触的地点,共同体之间会进行剩余产品的交换,这种交换开始是偶然的,可是随着剩余产品和种类的增多,交换就成了习惯,交换的重复使交换成为有规则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部分产品专门为了交换而生产,从此,人类劳动产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生产者自己使用,一部分为交换而生产。
直接的物物交换是交换的原始形式,表示使用价值开始转化为商品。只有在使用价值超过消费需要的时候,它才不再是使用价值,成为商品。这时,价值还没有取得独立的形式,它和使用价值结合在一起。
只有私人劳动代替共同劳动之后,共同体成员之间才彼此交换,这意味着原始共同体的瓦解。交换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产品生产发展为商品生产的过程,也是使用价值向价值的转化过程。
表现为价值生产的劳动,是以分散的个人劳动,即私人劳动为前提的,它只有通过某种间接的形式,才能表现出社会劳动的性质,在这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他们的产品之间的关系,价值是隐藏在物的外壳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