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成为一般支付手段
(2015-11-15 07:51:07)随着信用事业的发展,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作用,就其范围来说,超过了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所起的作用,在现代生产方式发达,因而信用事业发达的国家,货币几乎只以铸币的形式出现在零售贸易,以及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小额贸易,而在大规模交易中,货币几乎只表现为一般支付手段。
作为一般支付手段的货币,是同较高级的本身处于社会监督下的流通一道发展的,在这种货币流通中,以往简单商品流通所常见的货币贮藏已经不再重要,但是,如果支付平衡由于信用突然波动被打断,支付机制被破坏,那么人们就会突然要求货币成为实际的一般支付手段。
在危机的时刻,货币表现为唯一的财富,在商品世界面前,价值只以它最适当的形式,即作为货币而存在。
在真正的货币危机时刻,需要的不是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也不是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而是作为独立化的交换价值,即以物的形式存在的一般等价物。
在货币充当支付手段的情况下,由于支付平衡,债额作为正数和负数相互抵消,货币可以表现为单纯的观念形式,可是,当平衡机制和它的基础即信用制度遭到破坏,货币就必须以实在的形式出现。
人们在签订契约时,应当支付的是一定量的金银,因为金银这是代表一定的劳动时间,但是,金银本身的必要劳动时间也会改变。
在支付期到时,金银的生产时间可能变化,同样的金银量代表比签订契约时更多或更少的劳动量。货币价值下跌总是有利于支付者,不利于接受支付者。
货币作为一般支付手段,其发展本身包含着矛盾,交换价值具有多种存在方式,可是它的货币方式恰好又是最适当的存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