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流通手段的因素
(2015-11-06 11:51:43)
标签:
股票 |
因为在平均流通速度一定时,能够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也是一定的,所以如果纸钞和金属货币同时流通,只要增发一张纸钞,就引导取回同样价值额的金属货币。
货币流通只是表现商品流通过程,货币流通速度也就表现为商品形式变换的速度,表现物质变换的速度,表现新商品代替旧商品的速度。因此,货币流通的迅速就表现为买和卖两个过程的统一,相反,货币流通的缓慢表现为买和卖的分离。表现为物质变换的停滞,这种停滞由什么原因产生,从流通本身看不出来,有些人在货币流通迟滞时,看到货币在流通各点处出现的次数减少,就误以为是流通手段不足造成的。
可见,在每一段时期,执行流通手段货币量,一方面取决于流通的商品价格总额。一方面取决于货币的流通速度,但是,商品价格总额又取决于每种商品的价格和数量。这三个因素,即商品价格,流通的商品量,货币流通速度,可能按照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比例变动,因此,价格总额和流通货币量之间,也可能有多种多样的组合。
流通手段量决定于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这一规律,还可以表达如下:已知商品的价值总额和商品形态变化的平均速度,流通货币量决定于货币本身的价值。
前一篇:多少货币被流通领域吸收?
后一篇:从铸币过渡到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