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的起源
(2015-09-15 11:18:47)
标签:
佛学 |
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有用性决定于事物的属性,这种性质和它耗费的劳动量没有关系。使用价值只是在使用中或消费中得到实现。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的比例,该比例随着时间,地点的不同而改变,因此,交换价值好像是一种偶然的东西。
某种一定量的商品按照不同的比例和不同的商品交换,因此,商品有许多交换价值,而不是只有一种,由此可见:
一,同一种的商品的各种交换价值表示同一个东西。
二,交换价值只能是某种内容的表现方式。
如果两个商品交换,那说明两个商品相等,可是这两个商品必然是不同的东西,所以才会彼此交换,因此,如果它们相等,说明他们都等于另一个东西,共同的东西。
这个东西不可能是商品的天然属性,因为天然属性只能使商品有使用价值,而使用价值是不同的,因此,天然属性不可能使两种商品相等,如果把天然属性抛开,商品就是剩下劳动产品的属性。
如果我们不考虑使用价值,就不必考虑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形式,于是,只剩下抽象劳动,在抽象劳动的概念中,一切劳动都不再有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前面说过,两个商品相等,说明它们都等于第三种东西,这个东西就是人类的劳动,由此引出了“价值”这个概念。
前一篇:真理的彼岸
后一篇: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