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货币流通(三)
(2015-08-07 08:18:33)商品通过自己的价格的实现,使价格转化为实在的货币,在G—W2过程中,商品又使金成为暂时性的存在。
商品流通既然以发达的分工为前提,因而是以与个人产品的单面性成反比的个人需要的多样性为前提。
W1—G—W2流通过程,商品W1开始流通的前半段,商品W3进入了它的后半段,离开了流通。当W1进入后半段,即从G转化为W2时,商品W2进入了自己流通的前半段。
因此,流通过程W1—G—W2作为一个商品的形态变化的全程,同时总是 一个商品的形态变化的结束和另一个商品形态变化的开始,因而它是一个无始无终的系列。
每个商品的形态变化全程不仅表现为一个无始无终的形态变化锁链的一个环节。而且表现为许多这样的锁链的一个环节。商品世界的流通过程,由于每个商品都要通过W1—G—W2这种流通,就表现为无数不同地点不断结束又不断重新开始的运动的无限错综一团的锁链。
每一次单独的买或卖同时又作为互不相交,孤立的行为而存在,它的后续行为在空间和时间都可以和它脱离。
因为每一次卖的结果是货币,买的起点也是货币,因此卖的结束和买的开始之间,形成一个休止点,另一方面,每一个商品的第二流通阶段都是以货币为起点。
所以在实际流通中,任意一个G—W2接在任意一个W1—G之后,可是从金G的身上,看不出它是由哪一个商品出售而得的,因此在实际流通中,W—G—W表现为各种不同形态变化的全程的偶然并行与链接,不是表现为商品的形态变化全程,而只是表现为许多偶然并行发生或彼此链接的买卖的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