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币
(2015-07-17 09:50:09)
标签:
财经 |
表现在流通手段形式上的货币就是铸币,作为铸币,货币的使用价值就是流通手段。铸币形式的货币只是符号,与它的材料无关,但是作为铸币,货币丧失了它的普遍性,具有民族性。
但是在货币作为财富的代表这一职能还否定了铸币的性质,货币重新作为金银出现,这时,它丧失了民族性,充当各国之间的交换手段,充当普遍的交换手段,但它不再是符号,而是一定数量的金银。
在发达的国际交换制度中,金银又出现了,它们起的作用和它们在物物交换中起的作用完全一样,在国际交换中,货币表现为普通的商品,金银在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视为商品,只有这样,它才是一般财富的物质代表。由于这种性质,金银在建立世界市场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例如美洲的银从西方流入东方,从近代开始,一方面美洲和欧洲之间发生了贵金属的联系,另一方面,同亚洲发生了贵金属的联系。
在原始共同体,这种金银贸易只起次要的作用,同整个交换一样,只涉及剩余物。但是在发达的贸易中,金银的贸易却成为和全社会生产有本质联系的一个要素,货币的出现不再是为了交换多余的产品,而是为了结算国际商品交换总过程中的差额,货币现在是世界铸币,但是作为世界铸币,它的材料就是一切,金银就是商品本身。
最初的交换也只是表现为多余产品的交换,并不涉及和决定整个生产,这是一种处于交换价值世界以外的总生产的现成的多余产品。
货币是流通手段本身即铸币的否定,但是货币又同时把铸币当做自身的职能包括在内。
货币充当世界铸币时,不是作为符号,不是由于铸币的形式,而只是因为是金银。因此国家赋予货币的铸币形状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货币的金属含量。
只要货币是流通手段,就必须有一定的货币量固定在流通中,因此,货币材料对人的生存就不能是必须的,例如粮食等。因此金属比其他商品优越,贵金属又比作为生产工具的金属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