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生产力与劳动生产率
(2014-09-18 12:31:04)
标签:
佛学 |
在经济学中有劳动生产力与劳动生产率两个概念,我们要严格区分这两种概念。
劳动生产力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呢?产品包含的劳动量。产品包含的劳动量越少,生产力越发达。
比如同样的产品,在甲国生产1件需要5小时的劳动量,而在乙国需要10小时的劳动量,那么很明显,甲国生产力水平高于乙国。
如果甲乙两国生产同样的产品,花费同样多的生产时间。两国的生产力水平是否一样呢?
那就要考察两国工人是怎样生产的,如果甲国的工人主要依靠自动化设备,自己只负责照看机器的正常运行。乙国工人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虽然同样的产品花费同样的生产时间,但是甲国工人付出的劳动量却比乙国工人少。因此,甲国的生产力水平高于乙国。
用机械代替人力主要有两种目的,一种是缩短生产周期,一种是节省人力。有一些机械设备会同时具备两种效果,但是有些设备只能节省人力,却不提高生产效率,例如用数控车床代替普通车床的时候就是如此。
资本家往往喜欢采用前一种设备,即为了缩短生产周期而添置新设备,而对于省力的设备大都漠不关心,除非能间接缩短生产周期,他们才会考虑。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后一类设备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多。
有一点务必记住在,考察生产力水平的时候,重点不在于产品的生产周期,而在于其包含的劳动量。因为同样的生产周期,往往包含不同的劳动量。
如何衡量劳动生产率呢?产品所花费的生产时间,产品的生产时间越短,生产率就越高。
生产力的考核标准是产品的劳动量,即劳动时间。生产率的考核标准是生产时间。但是,劳动时间只是生产时间的一部分。
甲乙两国可能生产率相同,但是生产力水平却不同,在同样的生产时间里,甲国工人比较悠闲,而乙国工人却很紧张,也可以说,乙国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于甲国工人。
因此,生产率高的国家,不一定生产力水平高,因为高强度的劳动会弥补生产力的不足。二战前的日本就是如此。生产力水平高的国家,不一定生产率高,因为劳动强度过低会抵消生产力的高水平,当今中国的国企大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