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消费
(2014-07-19 12:50:55)社会生产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消费,人类要生存繁衍,就必须消费生活资料,人类的繁衍导致人口规模的扩大,而扩大的人口规模又要求消费更多的生活资料。
消费必然以消费资料已经存在为前提,因此如果我们说,要提高社会的消费水平,那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生产出更多的消费资料,如果不增加消费资料的生产,只是增加民众手里的货币工资,那就意味着流通货币量相对商品而言增加了。而我们已经知道。流通中的货币量与商品量总要保持一定比例,因此,增加货币工资只会出现两种结果,如果是金属货币,那么多余的货币就会转化为储藏手段,民众能消费的商品并没增加,即实际工资没有增加。如果是纸币,那就会造成纸币贬值,工资虽然在名义上增加,实际上却可能下降了,因为能购买的商品比以前少。
如果我们要扩大消费资料的生产,那就要看消费资料是怎样被生产的,首先,没有原料就没法生产,例如生产面粉就得有麦子,生产冰箱就得有塑料,其次,没有工具和设备也没法生产,生产面粉需要磨子,生产冰箱需要复杂的流水线。这些原料和辅料,工具,设备,就是生产资料。
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生产资料,在远古时代,最早的生产资料由自然提供,例如棍棒和卵石。但是只要生产规模稍微有点发展,人工制作的生产资料就必不可少了。在现代社会,几乎不存在不需要人工制造的生产资料的领域。
生产资料总是有一定的寿命,原料被一次性消耗,设备和工具都需要时常更新,因此,假使消费资料的生产规模维持不变,生产资料的生产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要扩大消费资料的生产,那就要相应扩大生产资料的生产。
如果要提高社会的消费水平,那就意味着扩大消费资料的数量和种类,也就意味着扩大消费资料的生产,而这一切只能依靠扩大生产资料的生产才能实现。
增加消费就是增加生产,要增加生产,首要的任务就是增加生产资料的生产。因此,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最快捷的办法,因为和其余工业部门相比,重工业在生产资料中所占的比例属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