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尺度和价格的关系
(2014-05-20 00:02:14)
我们已经知道,商品的价值就是其包含的人类劳动,而劳动量的大小由劳动时间衡量,因此衡量价值的尺度就是劳动时间。
一旦货币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商品的价值量就通过一定量的货币来表现,虽然这种转化最初是以劳动时间为基础,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忘记了最初的价值尺度是劳动时间,而是习惯的把商品转化为一定量的货币。
什么叫价值尺度呢?
所谓价值尺度,就是人们在观念中把商品转化成的那种东西,例如在物物交换时,人们先把商品转化为劳动时间,然后根据各自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交换比例,在这里,劳动时间就是价值尺度,
一旦出现货币,人们不再把价值转化为劳动时间,而是转化为货币,因此货币成了价值尺度。
因此,货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完全发生在人们观念意识中,就是说,人们只要把商品想象成一定的货币额,货币就在发挥价值尺度的作用。
货币具备价值尺度的职能,表现为人们把商品转化为一定量的货币,而用货币表现出的价值就是价格。因此,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只是商品具有价格的另一种说法。
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人们在观念上把商品想象成货币。一旦这种转换完成,人们再根据货币的计量单位来计量这些货币,在计量的过程中,货币只是发挥计算货币的作用,计量的结果就是商品的价格。
可见,无论是商品向货币的转换,还是对这些货币的计量,都只发生于人们的头脑中,与现实中的货币流通量没有关系,也与商品持有者的货币拥有量没有关系。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商品价格与货币流通量无关。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