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流通的产生
(2014-05-02 12:00:14)
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表现为商品流通,但是商品交换并不等于商品流通,商品流通需要特定的条件。
商品交换可以是偶然发生的,两物交换的事实就证明它们是商品,商品交换没有媒介就能进行。但是,没有媒介参与的商品交换处于商品生产还不发达的阶段。这时候参与交换的商品种类和商品量必然是稀少的。
随着社会生产越来越明显的表现为商品生产,使得商品种类扩大,商品数量增加,商品交换不再是偶然的,断断续续的社会活动,而是呈现出一种有规律的社会活动,社会逐渐呈现出一种商品的河流,如同人类社会中,虽然每天都有人死亡,可是每天也有婴儿出世,从而呈现人口的增长。在商品的世界里,每天都有商品退出,即被人们消费掉,但是立刻有新生产出的商品填补空缺,商品交换表现为一种生生不息,无穷无尽的社会运动,只有到了这种程度,我们才能说商品交换发展到了商品流通。
交换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货币产生的过程,因为商品本身包含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矛盾,使得商品的交换受到制约,只有在交换价值固化在货币,使用价值固化为商品的时候,该矛盾才得以解决,(但不是彻底解决,而是矛盾的普遍化,把商品价值的内在矛盾变成商品与货币的矛盾。)因此,商品流通的形成与货币的产生是历史过程的两种说法,从运动方式考察,商品交换升华为商品流通,从社会职能考察,一种特殊的商品即货币,和其余的商品分离开。
商品流通形成的过程也就是货币形成的过程,货币的产生又促进商品流通,因此,商品的流通也必然伴随着货币的流通,结果是商品世界出现两种流通: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如果从商品流通的角度来看,货币不断地被商品排挤,离开它的主人,从货币流通来看,货币不断地和商品置换。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互为依赖,方向相反。
在发达的商品交换阶段,社会物质变换表现为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它们是经济活动的两个车轮,那么哪一个是主动轮呢?
商品流通是主动轮,因为先有商品后有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商品流通带动货币流通,但货币流通又促进商品流通,这就好比说,主动轮带动从动轮,但是从动轮使主动轮运转的更快。但是如果根据日常经验观察,却很容易产生错觉,因为商品不断从流通领域退出,进入消费领域,而货币始终在流通,因此,人们往往误以为是货币流通推动商品流通。
从上面分析可知,商品流通必然伴随着货币流通,因此,货币流通是商品流通的条件,但是我们要明确:是商品流通推动货币流通,而不是相反,这个结论在以后讨论货币原理时尤为重要。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