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起初由其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决定,我们在分析历史事件,不能忘掉这个规律。
荷兰是西欧的一个小国,可是却能在17世纪代替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海上的霸主,这和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
在古代欧洲,存在两条商船航线,一条南北方向,从挪威的卑尔根到欧非交界的直布罗陀海峡。一条东西方向,从英国到芬兰湾,荷兰正处于这两条航线的十字路口。
同时,荷兰境内有三条大河进入北海,分别是斯海尔德河,马斯河和莱茵河。河流入海处能提供优良的港口,便于商船装卸货物。
荷兰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身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它更适于航海经商,这有点像古希腊人,希腊也由于其岛屿众多的特点,航海贸易一直很发达。
因为所有的西北欧商品几乎都要经过该处,荷兰本身就具备商品中转站的条件,因此它的兴起是从商品运输业开始的。
荷兰曾是西班牙帝国的一个领地,1566年开始反抗斗争—这也是欧洲宗教战争的一部份,大批商人,银行家和手工业者离开南方的安特卫普,来到北方的阿姆斯特丹,为荷兰的海外扩张提供了技术和资金的支持。
荷兰的扩张方向依然是东方,本来东方航线被葡萄牙采取保密措施,一直无法获得,可是航线秘密最终被泄露,荷兰人开始进入香料群岛。
荷兰人的工业比伊比利亚的工业发达,商品价廉物美,而且经商的规模也更大,因为荷兰人发明了新的商船,过去的各国商船集战舰于一身,可是荷兰人发明了只用于运输的商船,虽然缓慢笨重,可是装载量却很大,在商业竞争中,荷兰人很快将葡萄牙人击败。
荷兰人所以在亚洲能取代葡萄牙,也因为当时葡萄牙正在衰落,葡萄牙是一个弹丸小国,但从人力资源来说,就无法与荷兰相抗衡,可以设想,如果荷兰人在亚洲遇到的是西班牙人,那它很难兴起。
在荷兰向亚洲扩张时,英国也在加紧在亚洲的渗透,但是这时候的英国还不能与荷兰抗衡,因为我们开始说过,荷兰的地理位置和地理条件,决定了它的主要经济部门以海上商业运输为主,民族的经商意识更强,因而在海外的扩张也更容易得到政府的资助。而这时候的英国还是农业国,因而商人的行为得不到政府的支持。
荷兰人不仅把葡萄牙人从香料群岛,马六甲海峡和斯里兰卡赶走,迫使英国人滞留在印度的据点,更重要的是,把葡萄牙人开展的亚洲间的贸易大大深入了许多。所以到了18世纪,虽然香料贸易的收益开始减少,可是亚洲各国之间的贸易兴旺却对之是一种弥补。
荷兰人海外扩张所产生的影响大致如下。
在香料群岛,他们引进咖啡种植,随着欧洲人养成喝咖啡的习惯,他们成为主要供应者,香料群岛开始成为西方的原料供货源
在北极,他们垄断了捕鲸业。
俄国本来最先和英国建立贸易关系,但是荷兰在俄国的贸易超过了英国。
在波罗的海,他们是西欧各国海军补给品的主要供应者。
所有这成就,都归因于荷兰强大的造船业,而造船业的兴旺又是因其海上运输业的发展,由于历史的原因,荷兰本身就是西欧各国,伊比利亚半岛和波罗的海之间的海上运输者,因此荷兰拥有全世界最大的船队。
在美洲的加勒比海,他们建立了殖民地,引进甘蔗种植,甘蔗后来成为该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
在南非的好望角,他们建立了一块殖民地,并向此移居荷兰的农民和法国的新教教徒。这就是为什么南非有大量的欧洲后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