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宁国板桥自然保护区

标签:
旅游文化图片 |
5月4日早上7点,我们夫妇赶到核酸采集点采集核酸后,与妹妹一家人自驾去宁国板桥自然保护区游玩。
宁国自然保护区与宣州区、泾县相邻。面积63平方公里,区内目前保存着五万多亩郁郁葱葱的天然甜槠(锥栗子)林,它是亚热带东北部边缘保存最好、林相最完整的唯一一片原始森林,保护区内有国家级保护植物10多种及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近三十种,省级保护动物近千种,拥有堪称中华一绝的成片甜槠林、多种珍稀植物及云豹、金钱豹、麋鹿、娃娃鱼、环颈雉等珍稀动物,专家称之为“动植物的王国、生物多样性的殿堂和基因库、可贵的净土”是过渡带上的“绿色桥头堡”“中亚热带东北部最后一块绿色阵地”。保护区内景观丰富,以高峰十景为代表,集峰、水、石、洞、花、树、鸟、兽为一体。这里自然环境优美、景色怡人,非常适合生态旅游、观光、度假。板桥自然保护区内主峰海拔1153米,负氧离子浓度极高,维管束植物千余种。
我们从市区出发,经宣州区的杨柳镇、溪口镇,进入宁国市方塘乡。车过溪口镇后,一直在弯延崎岖的山道上盘旋,莽莽群山掩映,苍山滴翠,时而有峭壁千仞竖立在眼前,时而又见万丈深渊,时而看见在一片较为平坦的缓坡上,出现了大大小小不等的石林,车在掩映的树林中穿梭。


在这样险峻的山道上,不乏有许多外省市的车辆,来此赏景探幽,当我们在高山顶观景台停车欣赏风景的时候,见有一支十余人摩托车骑行队伍在我们面前悄然停下,2
个小女生发出尖叫,“太美了”!好像是一个领头的人,吩咐大家把车停好,他自己从摩托车箱中取出无人机,遥控拍摄,看见操作屏上的画面,十分兴奋,说:“真的很美”,我凑上前去,问他(她)从那儿来?他们说:“从宁波过来的”,我不得不佩服年青人勇气与毅力。


9点20分,车进入了自然保护区路口,我们决定下车徒步前行,妹夫很“懒”,不愿走路,他说:“我把车开进去5公里的地方等你们”。
进入板桥自然保护区,我们沿着峡谷往里走,山脉连绵,一条小溪顺着山脚往下流。青青的山,绿绿的水,微微的山风,给人带来凉爽与惬意。我们边走边玩,我妹妹带着侄女拔野蒜,我夫人就在溪流里寻找景纹石,我欣赏风景,出彩的地方给拍下来。走了约3里路,忽然开阔起来,这是一个三角地带,一条通往高峰山、铁瓦寺的路,一条通往保护区深山的路。然而就在这高山深处,有一片田园和村庄,梦景梦幻,袅袅炊烟,我们仿佛走进了一个世外桃园。在这里,寻一处田园,享一方山水,听山泉、闻花香,感受田园的意境与探幽的神秘。


又走了1里多路,我们走进村子,只见妹夫的车停在一户人家晒场上说:“前面没有路了,得靠我们的双脚走进去”。当我们走了百把米处,见有一块“红军路”,1932年党组织在板桥村创建根据地,带领红军活跃在这块地方,我们试图走这条道,追寻红色足迹,可是走到山前无法前行了,我们只好折返村里,找人打听得知,“红军路”全长7﹒5公里,由于没什么人走,路已被杂草荆棘掩埋,无法通行。村民告诉我们可以“沿着村里人采茶的小道走,那里的风景很好,有你们想看的原始森林、甜槠林、五里亭、十里亭、西山溶洞等景点,走完全程约15里,但要注意防止野兽的伤害”。


我们考虑了一下,单程15里,来回30里,无论体力和不可预见的因素,都不可能使我们走完全程,毕境年龄不饶人,既然来了,还是向大山深处走去,看一看,能走多远走多远。
我们在峡谷中小路上行走,一边观赏风景,一边警惕可能出现的野兽。为防止意外,我在村中寻得一根直径30公分、长约2米活树棍,拿在手中。
峡谷深处,峰峦起伏,高差悬殊,层林叠翠,溪谷的流水声叮咚响,林中不断地传来各种鸟儿的啼鸣,空气中飘来阵阵花香。我看见了大片的甜槠林是那样笔直,碗口粗的藤条相互交攀,紧紧地把古树缠的严严实实,生怕古木生翅远飞。偶见林中一些猴子在树枝上荡来荡去,山坡上一只大猴子朝着我们的狗狗奔来,狗狗发出惊恐的嚎叫,夫人赶紧将狗狗抱起,我晃了晃手中的棍子,那猴子瞪大了眼睛露出一幅凶悍表情,警惕地注视着我们,一动不动地坐在那,我们对视了一会离开了。我在溪边崖壁旁发现一片蕨类植物,把侄女叫到身边,给她科普了一下,这是白垩纪生存下来的植物。



大概走了4、5里地,森林越来越密。说实话,我心里没有谱,也有点胆寒,怕出什么意外,就召乎大家说:“已经中午了,就地休息,不能再走了,林子太深太密,会有危险的”。于是,我们将带来的干粮吃完,我顺便用双手捧起溪中的水喝了下去,回味甘甜。吃完干粮,我们就从原地返回。
这里的一切都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一切都是那么的原始,那么的自然,始终都给人一种深邃莫测的神秘之感。她那淳朴、诱人的自然风光,深深地吸引了我。假如,我退回20年,多与几个男性青壮年为伴,我一定会走完全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