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次出来,我们带着狗狗,住黄山市内宾馆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只好离开屯溪区,在靠近歙县的一个路边民宿住下。
吃罢早饭,已是8点20分,我们一行人便离开民宿,前往阳产土楼。由于我们走的早、离的近,车在路上没有耽误,仅用了半个小时,就到达深渡镇约源村,很快就在游客服务中心找到了停车位。
由于上山的道路比较窄,坡陡、弯急,180度的急弯随时出现,山上也没有地方停车,旅游公司不允许大客车和私家车上山。阳产土楼景区门票是免费的,约源村距阳产村约有5公里左右的山路,旅游公司为游客提供了小型面包车作为摆渡车,收取每人30元往返的交通费;也可以不花钱徒步到景区,但绝大多数人还是买了往返交通车票。
我走下交通车,平视山腰上的村庄,依山就势、千姿百态,布局合理、错落有致,离天是那样的近,蓝天、白云。回首,向下望去,一揽众山小,在太阳的照射下,薄薄的云雾时隐时现。

当我牵着狗狗,漫步在一座座、一排排、密密麻麻,一幢接一幢的土楼间,狗狗却不愿意,它一会儿拉着我奔跑,一会儿要我抱,它在治我,要我给它自由,我给它弄得没有办法,只好解开它的牵引绳,它自由了,也不找麻烦了,我们走哪,它跟哪,它既使跑到前面也会停下等我们,拍照的时候,它就会坐在我的身旁。
阳产土楼确实很“土”,除墙脚以青石垒砌外,整个墙体都是用土一层一层地夯起来的,直至二层或三层小楼,它结构简单、窗口也小,没有复杂的装饰,但经济实用,冬暖夏凉。土楼与土楼之间有石板或石板台阶或青石铺地,将整个村子连结成一个和谐、紧密的整体,构成了神奇、古朴、壮观、美丽的画卷。我穿梭于土楼中,踏在青石板铺就的台阶和道路上,仿佛走进了一个古老有原始村落。它的美丽、原始、古朴、恬静,让我陶醉、流连。阳产之美,美在没有修饰,美在原汁原味。



随着时光的流逝,一些墙体上出现了斑斑驳驳的痕迹,外观给人一种破败感,但土楼依然屹立在山腰上,在阳光的照射下,十分耀眼。我们走在青石板铺就的路上,虽然有点凹凸不平,但石板都泛着青光,村中用青石垒起排水沟渠墙壁上长满了青苔,刻画出时间的沧桑,叙说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的生活艰辛。
在村中,我没有遇见青壮年和学龄儿童,看到的是上了岁数的老人和50岁左右的妇女,妇女打着小旗东跑西跑,有的自荐给游客当导游,有的向客人售卖土特产品,有的是给饭店拉客人。中午,我们在家饭店吃饭时,与饭店老板娘攀谈起来,问:“我们在村里游玩时,发现好多人家门都上了锁”?老板娘说:“现在没有几个人住在山上了,他们都到城里买房子了,不住这里了”。我说:“房子不住人,是要坏的”。老板娘说:“没关系的,我们与旅游公司都签了合同,危房改造由公司负责,年底公司视收入情况给大家分红”。村中还有几家农家乐,一些摄影爱好者常常留宿于此,清晨的阳产村气温非常低,此时,云海开始起来了,如梦似幻的云在山间倾泻,肃穆神秘,这些爱好者选择好角度,拍摄山峦云上日出和霞光洒在阳产土楼精彩照片。
人们说:阳产的春天是一幅艳丽的图画。我说,阳产的秋日却是一首浑厚的诗篇。被风霜漂染的山林,五颜六色,绚丽多彩。壮观的晒秋,一个长发飘逸的女孩跑进了我的镜头里,又将阳产的深秋初冬增添了一抹深重的色调。



下午2点,我们结束阳产之旅,打道回府。谁知,下山的人那么多,在阳产停车场足足等了40分钟,才坐上摆渡车,到旅客服务中心,车已停满,工作人员实行单循环线路,出了停车场,在路上又给堵了半个小时。
回程的路上,我给妹夫打了招呼说,“我们来阳产时,看到县道上有几段水杉行道树,非常好看,到时你停一会车,我下去拍几张”。车行至一段水杉行道树旁,找了一个较为宽阔路边停下,我下车时行拍摄。深秋初冬,水杉树的叶子红黄相间,在阳光的照射下,艳丽异常,我终于拍下这一美景留存。在拍摄过程中,也十分惊险,由于是在公路上,路又窄,过往车辆多,速度快,我对好焦距,乘没车过来,咔嚓几张,匆匆忙忙,给这次旅行画上完美的句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