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报:聚资源、激活力、蓄后劲
(2011-03-31 10:36:56)
标签:
公共服务中小企业研发平台服务平台大型科学仪器 |
分类: 媒体关注 |
——“十一五”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发展侧记
迈进一扇门跨过一道坎
如果说研发瓶颈是企业需要跨过的一道坎,那么迈进研发公共服务平台这扇门就是通往解决问题之路。
在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上,中国船舶馆、阿尔及利亚馆、土库曼斯坦馆等项目中都出现了上海亮硕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身影,而其身后技术支撑的关键平台,就是通过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牵线搭桥找到的上海市半导体照明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平台不仅为亮硕光电子提供了关键的仪器设施,技术人员还与该企业进行了联合攻关。这只是发生在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中一个很小的事例。
为更好地促进科技公共资源向中小企业的渗透和转移,加强与企业用户的联系,研发平台在18 个区县建立了分中心,并与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等15 个行业协会,以及漕河泾开发区等30个高新园区合作建设了服务站,打造平台资源和服务与用户沟通联系的双向通道。目前平台加盟服务机构总数已达786 家。
四两拨千斤企业研发有捷径
平台与全市32 家文献机构合作,按野自由竞争、按劳计酬冶的竞争机制向用户提供高效的全文传递服务,并集中向服务机构核算服务补贴。仅2009 年全年就完成全文传递30529 篇,服务水平在国内平台中处于领先地位。2009 年,通过投入120 万元购买万方数据服务,提供给用户全年实际下载文献803 万多篇,数据总量超过1278GB,全年为用户节省文献开支超过4000 万元。为13000 多家中小科技企业提供了3830 万元的创新服务礼包,同时还专门出台了中小企业有偿使用科技公共资源的补贴政策,最终向336 家中小企业提供创新服务补贴622 万元。2010 年继续试行了这项补贴,共对443 家中小企业给予了700 万元的资金补贴,不仅降低了企业研发成本,还缩短了研发周期。
优化布局服务重点产业发展
2008 年,按照国家提出的科技发展战略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研发平台开展了两类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包括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前者定位于面向整个高新产业或产业中的重点方向,形成面向产业的综合性服务支撑能力,后者主要体现在某个具体技术领域的领先性和公共服务能力。目前,第一批上海市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已认定,专业技术平台也正在评定中。在去年开展的申报国家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中,上海市共有8 家单位进入国家平台的专家评审阶段。2010 年评定了高性能宽带、清洁高效发电设备等首批12 家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树立品牌服务全国
按照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框架,结合上海特点,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规划了科学数据共享、科技文献服务、仪器设施共用、资源条件保障、行业检测服务、实验基地协作、专业技术服务、技术转移服务、创业孵化服务、管理决策支持等十个子系统。平台的服务对象有22%来自上海以外地区,覆盖了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以及港澳台地区。此外,四川省都江堰市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泽普县也建立了研发平台的服务驿站,直接面向当地的企业和用户,通过网络、电话、视频等方式为中西部地区服务。目前,研发平台在美国、英国、瑞典、瑞士等国家也拥有一定数量的用户,如今已经成为上海科技公共服务的优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