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共建平台,多方共赢

(2010-07-22 09:29:44)
标签:

研发平台

区县

科技资源

技术服务

杨俊

闸北区

杂谈

分类: 平台人生

    在研发平台服务体系中,区县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作为最早与(市)研发平台合作的当事人,杨俊是怎么看待这项工作的呢?

W020100322601094332893.jpg

研发平台:杨主任,很高兴您今天能接受我们的采访。闸北区科委与研发平台(管理中心)的合作由来已久,能给我们说说起初的故事吗?

 

杨俊:好的,你知道闸北区是全市第一个成立研发平台区县服务中心的区县,而实际上早在服务中心成立之前,我们双方就进行了大量的沟通、做了大量的工作。20052006年的时候吧,我在对区内企业调研的时候发现大量企业尤其是研发型中小企业都面临着一个共性问题:缺乏优质的科技资源支撑和技术服务。而当时的研发平台也刚从“一网两库”转型成为一个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综合性平台,在企业当中的知晓度还不够。这样一来,作为区县科委既了解企业需求、又有来自市级的如研发平台这类的机构的信息和资源,如何将两者联系、融汇起来就成了当时这项工作的一个出发点。

 

研发平台:那么,这项工作带来的结果是怎样的呢?

 

杨俊:简单说,应该是“多方共赢”吧。开始的时候,我们通过各种活动加大研发平台相关的宣传与组织工作力度,扩大了研发平台的影响面。这样一来,首先获益的是区内的企业,因为他们从此就能便捷的获取各类科技资源。而通过广泛的传播与使用,研发平台本身的活力也得到提升、能效进一步放大。而作为两者之间中介的区县科委(及区县服务中心)作为纽带的功能也得到体现,赢得了双方的好评与口碑。

 

研发平台:据我们所知,闸北区在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工作方面的成绩不只是“成立第一家研发平台区县服务中心”这么简单吧?还有些什么具有区县特色的工作模式吗?

 

杨俊:你说得没错,我们当初想做这项工作,就绝对不是只为了图这个时间上的“第一”,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这项工作背后的发展潜力与意义。因此,我们在市区两级领导的指导下,区内企业和各类机构的支持下,在平台工作方面的确是花了很多心思,也想了一些办法。如果要说特色的话可能是我们在推进区县企业成立专业技术服务平台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比较多。

 

我们在区内走访企业的时候,发现有个别大型企业(央企、国企或转制院所),拥有优质的科技资源和强大的技术实力,就邀请他们加盟(市)研发平台,有些企业就回应说自己已经加盟了平台。后来一了解,他们是“仪器”加盟,并非整家单位的加盟。在我们的推动下,上海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和上海幻维数码创意科技有限公司等几家机构就以承接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的形式整体加盟了研发平台。

 

这种整体的加盟比原先几台仪器的加盟所带来的能量、发挥的效果要大得多。这样一来,全市企业所能得到的服务就从简单的仪器使用变成了全方位的科研创新技术服务。而作为服务方的这些机构也在对外服务量猛增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服务能级和服务质量。

 

研发平台:那在鼓励企业加盟研发平台的时候,不会遇到一些阻力吗?

 

杨俊:开始的时候当然有阻力,首先大家不怎么了解平台,其次在传统的思维里,将本来自用的仪器设备开放出来共享、自己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外提供服务,这些都是有顾虑的。作为我们区县科委而言,所能做的除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之外,就是适当的在政策等方面做一些导向性的调整,以免除企业的这种后顾之忧。

 

而且我们在组织企业加盟后,并不是就撒手不管了,比方说我们定期会组织这些单位在一起开会讨论,进行一些经验交流、信息沟通的工作。今后我们还想是不是能建立并健全一些制度性的东西,以更好的推进这项工作。在这方面,(市)研发平台这两年也做了不少的尝试与努力,比方说仪器方面的双向补贴及奖励政策,就使服务方和使用方都受益,这些都是推动这项工作的强大动力。

 

研发平台:在平台工作方面,闸北区今后有哪些打算呢?

 

杨俊:在最近的工作中,我们不但满足于将区内国有(企业)的资源发挥优势,我们甚至想是不是可以发挥、挖掘部分非公经济(民营)甚至外资机构所拥有的科技资源和技术优势,为全市范围内的企业服务。当然,这只是一些探索性的想法,都要和(市)研发平台一起商量、探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