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而今迈步从头越

(2010-07-21 09:39:03)
标签:

创业中心

市科委

国际企业孵化器

大型科学仪器

上海

杂谈

分类: 平台人生

W020080908371977330574.jpg

本期人物:

 

    王荣,1999年加入创业中心,现任党委书记、副主任。目前,王主任还担任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协会理事长,并且是中国创业中心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AABI(亚洲企业孵化器协会)的名誉主席。(曾任2006-2007届AABI主席)

 

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以下简称“创业中心”)创建于19884月,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直属的非盈利的社会公益性科技事业服务机构,也是国家科技部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协会的挂靠单位以及上海国际企业孵化器的牵头单位。

 

W020080908371977345554.jpg    王主任多年来担任孵化器领导,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因此,访谈的开首部分,就好似在聆听一堂讲座。

 

孵化器入门课

 

    在谈创业中心之前,必须先对孵化器的定义有所了解。王主任说,孵化器在国内的“官方定义”是:一个转化,两个培育。转化是指“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而培育则是指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科技企业家。

 

    而各国对于“孵化器”都有不同的定位与解释,比如,在半个世纪前的美国,政府利用闲置的厂房,廉价租给创业者们,并给予税收上的优惠——这就基本上算是“孵化器”的雏形了。等于说,孵化器出现的最初目的只是为了解决就业、培育税源等问题,而孵化器日后的成长过程却逐渐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上海模式

 

    简要介绍过孵化器的定义之后,回到我们的主题,关于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以及孵化器在上海的发展历程等内容。

 

    创业中心成立于1988年,今年恰逢中心成立二十周年,它是国内第二家孵化器。王主任对于孵化器在上海的发展自然是了然于胸,不紧不慢中就给出了条理明晰的发展路线图:

 

  • 1988~1992:探索期、学习期;孵化器量少且主要集中在高新区;
  • 之后,1997年8月25日杨浦创业中心揭牌意味着孵化器走出高新区,走向了大学周边;
  • 2000年5月上海召开世界孵化器大会,由于会议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使孵化器理念深入人心,各区分别开始建立孵化器;
  • 而最近的趋势就是孵化器正在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在这样一个历史进程中,市创业中心对上海孵化器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多方位的、影响是巨大的。市创业中心是全市孵化器的示范基地,并对全市孵化器的建设和发展起牵头、协调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市科委领导下,对于整个上海孵化器行业起到引领和指导的作用。

 

    经过了这样一个长期渐进的发展过程,边建设、边学习、边改进,上海的孵化器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特有的模式——上海模式。这是一种既有政府大力支持,也有市场化运作的运营方式,而在近期,国内就有不少关于孵化器上海模式的讨论和研究,说明上海在中国孵化器领域处于领先的地位。

 

发展与交流

 

    孵化器在中国的发展一方面是要坚持之前所说的“一个转化,两个培育”的指导思想不变,而另外一方面则需要与时俱进——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来改变工作方法及应对策略。比如,各级政府对于创业带动就业、提倡大学生创业等方面极为关注,并将之与孵化器的发展更紧密联系起来。

 

    王主任认为目前的中国孵化器发展情况是:硬件良好,软件有待加强。所谓“硬件”指的就是在孵化器的数量上我国孵化器数量众多,位居世界前列,在规模上更是国际第一;而“软件”则是指的机制体制、服务环境等方面,还处在初级阶段,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学习改进。

 

    而学习改进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增进国际交流。

 

    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孵化器专家进行交流,可以更客观的看待我们自己的孵化器发展的现状,也能学习到一些国际上先进的做法。

 

    由市创业中心牵头或参与的孵化器领域的国际交流活动有几类:

 

  • 参加国际及亚洲各类孵化器协会的国际组织
  • 国际间(国家之间、城市之间)的对口交流活动
  • 举办关于孵化器的各种培训班

 

    关于这些活动,王主任着重指出,长效的运营机制的建立才是关键,在孵化器的发展和完善方面,不能指望一蹴而就,需要的是细水长流、坚持不懈的交流与改进。

 

    通过这一系列的国际交流活动,一方面学习到了国外的经验,另一方面,我国的理念和经验也给一些国家——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效、实际的示范,很多亚洲、非洲国家都表达了想要学习中国孵化器模式的意愿。

 

瓶颈与应对

 

  当被问及孵化器目前所面临的瓶颈问题时,王主任也毫不讳言的提出了:目前的难题是如何更有效的整合并集中有限的资源,更好的为城市的创业环境建设和创业者服务。

 

   仅靠创业中心及相关的孵化器很难做到“有效集聚全市科技资源”这样的宏大命题,所以市科委才会在近年来推出并完善了全市的各类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系统,市人大也于去年通过了《上海市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规定》,这些都是为上海构筑一个更系统、更优化的创新创业环境所作的努力同时,在公共研发平台下面,建好用好创业孵化服务子系统,更好地为创业企业提供网上网下多方面的服务,已成为当务之急。

 

    科技创新、创业是推动城市发展的永恒动力,而孵化器是创新创业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做好孵化器工作是创业中心的重要职责。

 

    二十年很短,因为未来的路很长;正所谓“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