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服务,造“中国芯”
(2010-07-07 09:57:42)
标签:
安创公司
ic设计
服务平台
芯片
cpu内核
上海
杂谈
|
分类:
精彩案例
|
来源: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
服务内容:
有多少雄心勃勃的学生由于没有足够的初始资金而倒在了创业的起跑线上;从而使那些年轻的思维中所蕴藏着的“能力”也就慢慢下沉变成了“潜力”、直至最后变
得“无力”。这一定律在集成电路(IC)领域尤为突显:IC设计所需的工具费用、IP资源的购买费用以及试制加工和测试的费用等等每一项都是天文数字,让
人望而生畏。
上海安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新成立不久的IC设计企业就遇到了上述的问题。和其他初创企业一样,他们拥有一定的技术,酝酿中的产品也有着良好的市
场前景,但他们在创业初期没有充裕的资金,无力承担巨额的开发成本。
比大多数创业企业幸运得多的是,安创公司通过一次研讨会了解到研发平台专业技术系统加盟单位――上海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促进中心(以下简称“ICC”)
所设的芯片设计服务平台这一所在。
安创公司的负责人前去ICC参观商谈并具体了解其所提供的服务后,立刻与ICC签约,首先租用EDA平台来设计他们的第一颗芯片,同时通过孵化器模式以
非常优惠的价格使用世界领先的IP供应商——英国ARM公司提供的ARM7TDMI
CPU内核设计他们的SoC芯片。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工作,在ICC技术工程师的全力支持下,安创公司完成了他们的SoC芯片设计,然后通过平台组织的多项
目晶圆(MPW)流片服务,降低制造成本,在中芯国际(SMIC)使用0.18um的工艺进行了流片。
而后,ICC的工程师又在如何测试样片等问题上给予安创很大支持,迅速帮助安创公司开发了测试方案,经过对测试电路板和测试软件的反复调试,安创公司的
芯片在ICC的测试机台上一次测试成功,整个项目的研发圆满成功。
服务成效:
安创公司在ICC芯片设计服务平台的支持下,用较低的研发成本、相对较短的时间成功完成了芯片的研发工作。随后安创公司开始规划进行量产,但发现量产的芯
片在何处能够测试又成为一个新的难题。ICC介入后,通过设备供应商帮助公司找到并联络了能够进行量产测试的工厂,当安创公司非常高兴的到测试工厂准备量
产测试时,又发现由于公司产品处于打开市场的第一阶段,产品产量不是很大,这样他们在测试工厂每颗芯片的测试成本非常高,对一个初创性的企业来说,压力很
大。公司带着这个问题,又回到芯片设计服务平台来咨询,发现平台的小批量的测试服务收费远低于工厂报价时,马上把打开市场的第一批产品交给了平台进行测
试,大大降低了产品打开市场的成本。
从研发到量产,到产品成功上市,在ICC的芯片设计服务平台上都得到了非常大的帮助,降低了成本与风险,少走了弯路。如今,公司已经陆续开发出第二颗、
第三颗芯片,公司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