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游记之一代名厨横出江湖

(2010-06-19 02:39:01)
分类: 生活

    到了德国半年了,啥都习惯,也喜欢这里清凉的夏天,优美的环境,严谨而热情的德国人。唯一令我头疼的是这里的土豆。土豆是这里的主食,有水煮,有油炸,有土豆泥,有土豆条,有土豆团等等。德国人似乎很喜欢土豆,当对于我来说,简直是一次噩梦。偶偶吃吃土豆泥啊,炸薯条啊,还能接受。正餐天天有土豆那就胃里直冒清水了。德国人的厨艺,唉,不提也罢,做甜品还可以,烤面包我喜欢。但是做正餐,无法接受。餐厅里的大妈对我格外热情,每次盛土豆的时候都给我慢慢的一盘,可能是因为我是这里唯一的黄皮肤吧,但对我来说吃不吃都头疼。吃吧,对不起胃,不吃吧,对不起热情的德国人。呵呵,每次她盛饭的时候,我都赶紧说enough、enough。她总是迷茫的看着我,you will hungry ?总是担心我吃不够。不过这里的早餐烤面包加黄油、果酱我还是比较喜欢的。

    好了言归正传,在这样的环境下,要对得起自己的胃,还是得自力更生。多年没有做饭做菜了,这手艺也都生疏了。印象中在小学和初中时候还做点简单的饭菜,后来一直就没有机会了。不过没有关系,就如刚到手术室的时候,德国人总是很好奇的问我是不是会做chinese cooking,在他们眼里,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大厨。不过和德国人想比,我的确也是个大厨了。呵呵。

刚开始从简单的开始做,蔬菜沙拉,制作简便,色彩鲜艳,营养丰富

 http://s11/bmiddle/66f3e1b9g89527a985f5a&690
刚来德国的时候还有几根广式香肠,米饭上一扔就行,简直是美味啊,德国的香肠太咸,而且香料太多,不习惯
http://s8/bmiddle/66f3e1b9g8952854ace17&690
偶偶晚餐也清淡点,面包奶酪加水果,德国的果汁很不错,便宜而且味道好,牛奶也比国内好,至少没有三鹿的
http://s3/bmiddle/66f3e1b9g895288c04862&690

慢慢的开始红烧了,只感觉红烧才有味道,其味道特别浓,其看相特别诱人,其香味特别持久。红烧肉佐青蒜、佐青椒或者佐香菇,看那有肥有瘦的肉红通通、油亮亮,又有些青绿掩映,就心生咀嚼与吞咽的念头,舌根下面有一个小泉涓涓地流涌不绝。

http://s13/bmiddle/66f3e1b9g8bd140d4368c&690
红烧五花肉

http://s10/bmiddle/66f3e1b9g8bd13d6af049&690
红烧子排:那陈酱与鲜肉纠合,使一道菜构成了浓郁的复合香型,可满足人生之初味觉的浓烈的冲动与企盼。
http://s1/bmiddle/66f3e1b9g8952b9738560&690&690
偶偶也有丰盛的晚餐
http://s1/bmiddle/66f3e1b9g8952bbc69d90&690&690
蘑菇烧肉丝
http://s8/bmiddle/66f3e1b9g8952d16886e7&690&690
此时的视觉之美,浓彩重抹,大红大紫,朝阳夕晖,大河奔腾。
http://s13/bmiddle/66f3e1b9g8952d815867c&690&690
度过了红烧岁月,口味也在成长的过程中发生嬗变。渐渐积累了其他的烹饪方式,品味开始多元性,心态宽容,并对事物之本源考究与探索,
http://s7/bmiddle/66f3e1b9g8952d2b832a6&690&690
是如探触清水如镜,绿柳拂月的宁静致远境界。
http://s8/bmiddle/66f3e1b9g8bd12efe15a7&690


http://s10/bmiddle/66f3e1b9g8952c5501f09&690&690
    从红烧到清蒸,不独是口味的更替,它的文化心理是多向度的,尽管苏格拉底在他生命最后时刻的谈话中指出:一个哲学家必须是远离口腹之乐和性的人(《斐多篇》)。但他显然是指的人类灵魂与肉体的关系。柏拉图则强调没有一个感官能凭自身获取知识,因为它无法避免错误,还因为它的对象是现象的物理世界的存在,哲学的生活要求人在有生之年尽可能超越肉体,以便理智能得以提升去认识永恒的世界,在那里瞥视到真理(《味觉》〔美〕卡罗琳·考斯梅尔)。诚然,我们不是哲学人,或者我们中间有哲学人,由于生物学及其他科学的产生与发展,探究味觉则也与先哲们探究视觉与听觉抵达的智慧境界同样包含着它的真性。我们同样也可以认为,人类是存在味觉理性以及能够抵达智性自觉的,感官感觉的嬗变,贯穿人生的全过程,它的自身也有十分的情趣。比如人在年少时的接吻,是浓烈的感官欲望冲动之吻;而至中年以后,则会是清雅的淡吻,它实在是一种心境之吻;一如红烧与清蒸之别,寻找真理的致境,是一个逐渐过程。

http://s10/bmiddle/66f3e1b9g8953047e5509&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