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青滩,第一次带好姐妹Sissi下场。
彼岸只开了九个洞,因为有九个洞在改造;所以暂时只能打前九1-6,后九开车逆行几个洞,转去打16-18,然后这九个洞打两遍;这样的话18个洞也就是两个三杆洞、六个五杆洞、十个四杆洞,标准杆76。
这场球我打了九个标on,七个帕,一只鸟,九个+1,一个+2;四杆洞三上一推救到一个帕,然后把两个鸟推的机会三推推成了鸡,有几个洞果岭状态的确差;那个+2是四杆洞三上三推,总成绩+10,这样就是86杆收。
最后三个洞严重压组,第16号洞的Tee台压了三组人;可能看人多,我们前面一组的男球友一个拉左、一个大Slice去右边树林,脸红红的回车上去了;他们同组有个穿短裙的女孩子,直接开了个剃头,小白球滚了不到一百码;接着再两杆地滚;我们压组的球友们开始打趣,提议猜这个四杆洞女孩子八杆能不能上果岭。

我跟Sissi说,别看人家穿得漂漂亮亮,一打球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穿什么样长什么样真无所谓,打好球才是正经事,咱可不能当花瓶。Sissi答:嗯,我才不要学这样呢,我要好好学球好好打球!
终于轮到我们了,因为我的距离比较远还不能开球,就让Sissi先开;等我准备开球的时候对面来了组球友,就很礼貌的停在我身后的车道等看我开球;我该怎么开还怎么开,一杆开完球友球僮们一齐喊“好球!”;哈,我果然是表演型选手。开完后正捡Tee呢,听到开车的那位球友来了一句:“这一看就是教练!”,边说边往后面发球台方向开。
这句话也被Sissi听到了,她就冲那位球友解释一句:“她不是教练。”。
“不可能,她绝对是教练!”球友又飘来一句。
“她不是教练,她真的不是教练!”,Sissi有点急了,又冲那边喊了两句。
给我乐坏了,跟Sissi说,没关系,咱不跟他们争了哈,接着打球去。
也不怪人家,我腰间挂着测距仪,一号木开球还不戴手套,还开球又直又远,哈哈哈。
那一杆开了240,剩下一个切杆的距离;因为下坡三码半推,没太冲,鸟推死在洞边,帕了;第17洞我开球也蛮远,打得稍微有点右,一个人低球高的侧坡球位,还是标on上去了,到最后一个洞也是标on;我连续五个洞标on,也没有特别认真的去推鸟,我的球僮弟弟倒是比我急,每次球到洞口边没进去直喊可惜,一脸委屈的样子,逗死我了;后面终于抓了只鸟,因为On了个死鸟,没有不推进去的理由。

后面几个洞每次开完球跟在我们后面的球友就使劲喊好球,等我走去第二杆的球位打完,人家远远又冲我喊好球,搞得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Sissi经过练习场的调整后,第一次下场打球;握杆站姿有时候需要提醒,然后就是提醒她不要在意球打去哪、打多远,而是把专注力放在挥杆动作的完成上;一号木开始不是很有信心,第一洞连续开了两个剃头,改用自己“有把握”的老动作开球;后面用新动作打铁杆,自己感觉比之前挥杆轻松,距离也见远;然后开始铁木杆、球道木也用新动作,到后面一号木也开始试尝用新动作。
Sissi的大多数失误是因为想发力,不是剃头就是打深;在场下不想给她改动太多,只是让她把手收回来靠近身体一些(之前手伸出去太多),球位往右调一点,这样可以确保先打到球而不是地,整体也更紧凑。
其次是临场经验,比如上坡该怎么打,下坡该怎么打,人高球低该怎么打,球高人低又该怎么打;Sissi问我怎么看得出这些球位的区别,我告诉她,在走去你的球位之前,你就应该仔细观察到这些;因为球道看似平坦,其实是有起伏的;她很聪明,学得比较快。
然后是切杆,我还没有教她,她也没有怎么练,大多都是手主导;推杆丢分也比较多,推完两个洞开始现场调整,纠正站姿站位、胳膊也收回来一点,感觉两条大手臂内侧稍稍压迫点身体,这样就大大减少了手主导的状况,推杆也比之前进步很多。
这场球的收获是,她的球从经常地滚开始打起来了,一号木挥杆也从之前的最远170落点开到了最远两杆有190落点,七号铁打了两杆非常好的好球,推杆也开始有感觉;打完十二个洞她说她很累,想想也是,我大多在开车,她大多打完一杆就拎着杆子继续往前走,全是体力活儿啊,不累才怪。
这场球的不足看到了,下一步是等回到练习场再做针对性的练习;上杆过程中身手同步还需要多注意,有时候右侧没顶住导致整体破坏掉;然后我们是正反馈系统,记住好的,忘掉不好的;只要走在正确的路上,好球会越来越多的,要对自己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