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渐暖和起来,再加上昨天桐桐一喊,我就拖了包跟他跑去叠泉了。
下面打位满了。不愿意去上面,一是风大,二是恐高,三是码数有落差,于是拎了切推杆去练习果岭。
果岭还凑和,果岭边草不好,也基本被球友们锄得差不多了,到处是坑;找了有草的地方把球放上去,还是不忍心铲草,切杆老切地滚,两次冲去远处的球友那边;人家很礼貌的把球推回来给我,可是不能老这样啊,于是去刨沙坑。
第一杆直接把球打过了果岭,去了发球台那边,第二颗第三颗切得还行;把发球台那边那颗球捡回来再切一遍沙坑,第一个又落点大了,第二颗第三颗在果岭上,下杆果断多了。找第一颗球找了半天都没找到,应该是滚去盖果岭的黑布里面了。看看,还没下场呢,已经损失一颗球了。

终于有打位了,下去刷球。伸拉运动热身,然后8号铁、7号铁练一遍;然后8号铁,然后6号铁,然后五号木。
美国已经调夏令时了,从以前得12点交作业改为11点交;我手机闹钟忘了调,害得师傅要喊我,昨天交作业又迟到啦。

师傅说看到我圈里发的这张截图了,问我感觉如何。
我说:铁杆还行,五号木打得稀烂;刚开始打不起来球,然后地滚,然后才打到球,然后打出右直,最后才打出又直又远的球来。感觉自己木杆上杆节奏太慢,上下脱节了,整个框架就散了;师傅说木杆要敢打,于是先保证挥杆流畅,然后再注意细节的调整,这下三号木一号木都可以打了。
我看了一下,自己右肘还是不够保持再身体前面;反正今天我都是用转体把杆甩上去的,右边没有主动,也是靠转体回正杆面。看自己录的视频觉得自己站太直了,后面就调整了一下,好多了。
叠泉的打位垫是薄的那种,很硬,开始有些不适应,有点打不下去的感觉;打到后来放松了,节奏出来了,7号铁6号铁没有发力打,所以没有拉左;也没有看球,没有右曲球,偶尔会因为下杆左胯打开做得不够好,打出右直。没想那么多,就想着把做动作做完就好啦。
P杆是100,再打好了100出头;没有练9号铁,8号铁是120,7号铁是130,6号铁是140,打好了能再多个三、五码;练习球是二层球,用自己的球距离应该会更远一点儿的。
挥每根不同号的杆前先空挥几下,找找节奏,让动作更流畅;然后再击球,出现打地马上停止,把动作重新过一遍。前面有人,没法录正面挥杆视频了。
师傅看过我的视频后说我的击球动作和空挥动作相当的近似,等我两个动作基本一致后我们再调空挥的一些小细节,调整的东西很快能在击球动作上去体现和修正,这样做是件非常好的事。师傅说挥杆正面视频很重要,很多东西看得出来;这次是第一次,以后慢慢来。
我说我都是靠转体把杆甩上去的,这次真正体会到了左侧为主的感觉;头一天在家刷了五颗海绵球,没拿球当回事了,该怎么打还怎么打;就是有时候感觉自己上杆有些过了,是我手腕松了?
师傅说主要因为我手跑去侧面了,如果保持在身体前就不会了;这个会慢慢解决的,我现在不用太担心;再就是我可能是手指松了。手腕要松,手指头不可以松。
给师傅发了木杆的视频,上杆还过,但是左胯迅速打开了,击球很扎实,弹道也非常好。师傅说木杆不着急,又指出我的问题所在,这下我明白了。木杆太长,在家侧面录挥杆还好,正面的无法录。
师傅又给我分析一号木的细节,说我上杆启动很好,身手分离也很好;杆与地面平行时,上杆角度也对;但是从这之后就不对了,因为我身体停止了转动,只剩下抬臂了;一号木三号木五号木一个毛病,等改好了就都好了。
都打成了这样,换别人没准打不到球了;我居然击球很扎实!弹道还很好!想起很久前师傅曾说我的挥杆是“公主式挥杆”那句话,哈哈哈!
师傅说他之前所说的“敢打”是指加速通过击球区,不敢打就是在减速;尤其长杆,速度加不上去的话杆头就掉下来了。我的木杆空挥动作来看就没有平稳加速,再就是感觉胯还是打开早了,手被留在了后面。
师傅说我上杆后半程的脱节是祸根,再就是上杆转体不够,要从这些开始练起;我木杆练得很少,又准备去练那根长长的挥杆练习器了,这回我知道该怎么玩了。
师傅说他现在只夸我以前没做好现在做好了的部份,比如说上杆启动和身手分离;如果老夸同样的东西,要么是我其它没进步,要么就是他对我的要求降低了,这两者都不好。
给师傅发了8、7、6、P、S的打痕,师傅乐说,说我的稳定性有待提高。
知道啊,打去前面的是前倾不够;后面调整了嘛,不然哪来的完全释放和美美收杆啊。
师傅说他没说的,要么是好的,要么是暂时不需要Care的。
又给师傅发了切杆视频,师傅说节奏非常好。
我说我在练习场指导桐桐打他那根不敢打的4号铁,又直又远,他自己都不敢相信;师傅说,你现在的教学水平已经是单差了。
哈哈哈!
难怪桐桐喜欢跟我练球,上次给他演示怎么练切杆,他照着练去了;回头他朋友问他跟谁学的,动作很职业啊,他听了心里美兮兮的,昨天特地跟我说。
在小付群里看到一个检验推球质量的视频,转给师傅看;师傅说这个非常非常好,他说只有力的方向和棍子一致,棍子才不会发生旋转,他准备把这个用于以后的教学中(包括我?)。
我说,我不要学!
师傅说,这不是学不学的问题,这是一个可以检验推杆动作的即时反馈!
之前师傅要我学什么推拉式上杆,说迟早要学,不然容易打地;可是我没有,通过放慢节奏来调整上杆幅度,再加上左侧为轴、拉杆方向正确,不是一样打出好球来。

师傅说,有点像洋秀才遇到中国女兵;我觉得师傅可能想说他是遇到女土匪了,不好意思说罢了。。。。。。

师傅又说了我一通。。。。。。
激将法?我才不吃这一套呢。

总之造反了一个多小时,我就是不要学。
师傅脑袋都大了,俩人都急了;语音过来语音过去,各自讲清楚各自的观点了。其实就是各人有各人的立场,各有各的考虑;师傅是教学的,我的学东西的,都没错;只是从我学习的角度来看有些东西有一个适用范围,我觉得我的水平还不到用这个检验的时候,虽然也知道这是个好办法;而我在师傅心里俨然已经划拉去某堆人里头了,自然对我要求会更严格一些。
师傅说他的严格必须在我的承受范围之内,这个度是个问题;他不会强迫我去学任何东西,很多东西需要我从心理去接受,自觉自愿去做,这样效率才最高。师傅叫我不要抵触这个,其实这个也是练动作和可重复性,跟我练空挥一样。
好啦,又不是师傅的错;总之,我该造反还造反,如果有些东西在我承受能力之外的话。。。。。。
师傅确实用心良苦,总想我们能学到更多更好的东西;偏偏我是个刺头,经常造反。这段时间跟一位朋友聊天比较多,绝对的高手;人家技术、心态都非常好,能跟他们这样的高手一起学习是件荣幸的事;但是听到朋友说要教我,陪我一起练球打球,帮我磨刀,心里又感激又担心。我很委婉的跟人家说,我这个人不太好教;我没告诉他,我已经造了好几次反了,让我师傅头疼了好几回;我师傅况且如此,万一我一个没忍住,乱发脾气,朋友得晕死。
我说了,这个只是你偶尔用来检验动作的。师傅说
这个可以有。我可以一码拿筷子推球,推到中部算我赢。就怕师傅要求我以后每天都这样,直接造反。我答
还是旧社会好,徒弟不听话,直接拉出去打板子。
才不呢,直接跑路,师傅消气了再回来。。。。。。。
师傅说:一号木对一体化要求很高,否则效率和稳定性都会有问题。
嗯,要开始多练习木杆了。
今天拿筷子试了几下一码推。推大头那端,怎么推怎么歪,歪得不是很厉害;推小头那端,接近直线走了。。。。。。
我就不信了,难得倒我?只有我愿不愿意下功夫做了。。。。。。
遇上我这样的徒弟,没几个不脑袋大;当我师傅真的不容易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