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练球季-(十七)

(2014-12-28 18:00:00)
标签:

高尔夫

练球季

    第十五天。

    跟师傅道早安,交作业。头一天师傅叫我拍一个双手握杆的全方位视频,要近距离的;琢磨了一下怎么拍,一个人在家握着杆把双手在手机镜头前转来转去;拍了两遍觉得不满意,又拍了第三遍,感觉这次拍得好多了。

    这个?不会拍,不知道有没有拍好。我说

    右手食指收回来点儿,要勾在杆上;左手虎口要闭合,握杆指力不能太松,其它没问题。

    又去拍,再发。

    刚才那个右手食指放得有点夸张,这个更像我平时的;后来我把左手拇指和食指都打开了杆也握得好好的,应该不松。

    左手没问题,后面这个都没问题。

    哦。

    师傅检查我的握杆是认真负责,万一现在看起来动作对了,以后又发现握杆有问题,那又麻烦了;又给师傅发了新拍的Drill,跟师傅说我有点累了,没有平举太多;再发过去一个挥杆的视频,让师傅看我的练习成果。

    师傅说我的平挥Drill就像我自己所说的那样没有平举,这个平举之后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当挥杆平面和肩平面一致的时候稳定性才是最好的,要求我继续多练习这个。另外在全挥杆的时候头一定要注意头不要往前冲,并且告诉我造成这样的原因和修正方法。

    嗯,我到后来胳膊累了嘛 练球季-(十七)

    那你下次不累的时候给我做一个标准的,我要看看,这个动作非常重要!这个动作做到家了,到了后面因为它这个感觉是相似的;你这个动作做到家了以后,等你做正式动作的时候你要找到同样的感觉。

    又去折腾,给师傅发了一个视频过去。

 
    

     看这个,师傅;5s有慢动作摄像,我刚才转发去5上面看还是正常挥杆速度,所以用5对着5s翻拍下来给您看。

     哈哈,你真够有才的。你这个是慢中慢,然后你把这个再摄一遍,再摄一遍,那就成镜子了,就成了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不错不错,这个动作做得非常好!

     嗯嗯 练球季-(十七) 我今天才想到这个,手机这样太好玩了啊;我发现这样的话就能更好的检查自己的动作了,还有啊,就是要稳定这个挥杆轨迹对吧?

     很好,你做得非常好!就你现在这个阶段我没指望你能做出来,能做出来说明你对这事理解得蛮透的;另外你注意一下,因为这个我看不太清楚(杆面),你的杆面在整个下杆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和你的挥杆平面一直是平行的,一定要保证是平行的,也就是说始终是开着砍过去的;如果这个做得同步的话,你左手背可以一直指向身体的外侧,一直到收杆。

     砍过去的意思是说削过去吗?我现在觉得挥杆特别轻松,好像这个球是被削出去的,好像这个杆面是打开的;以前没有这种感觉,以前老觉得下来以后杆面到这儿都是闭合的,把球往前推着走;但是现在明显觉得这个杆面继续往前走。我刚才又看了一下自己的慢放,我觉得自己的下杆启动还差那么一点点,所以到后面收杆的时候我自己不是太满意。,因为头两天那种很好的感觉我还记着呢,心里面就有一个比较了;还是有地方做得不够好,还是要多练习了。

     我们俩又讨论了一番“砍”和“削”的区别,我说我指的“砍”是砍到球的中部或以上,“削”的话是从球底部触球;师傅又给我分析右臂完全释放到收杆过程中我该改进的地方,告诉我如果哪里没有做到位会很容易打出右直球来;他觉得那些如果我都能够达到,那么我收杆的时候人会往后,会有“挺肚皮”的感觉,这样我的头就不会往前冲了。

     师傅说有些细节的东西他现在不能靠视频就全部看出来,但是将来我打出去的球的轨迹他就知道我到底做的是什么;目前阶段我的球开始可以向右跑,但绝对不能往左跑!我们现在这个体系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左拉,稍微不注意这个球就会往左跑,所以从现在开始就要注意这些细节。

     师傅说“削”和“砍”就是借用一个词来说明一件事,千万不要去抠这个意思,抠意思就麻烦了。练球季-(十七)练球季-(十七)

     师傅说他给我写的那个Torque就是为了后来跟我一起讨论这个的时候让我脑子里面可以有一个清晰的图像在那,也就是说保证杆面在下杆的时候路径与挥杆平面是平行的(在一个平面里头);从另一句来讲的话杆面始终是开放的,不要去闭合它,也就是你杆身不要过早的加载,只有到最后的话,杆身它是Release的时候,这个Torque跟Flex两个方向的力同时去Release;这是会自然发生的,不要刻意去做任何事。

      师傅说他花了好几天斟词酌句写的这篇东西,尽量把这些东西描叙得清晰一些,让我能看得更明白一些。

      哦哦。谢谢师傅这么费心!练球季-(十七)

      我又跟师傅汇报自己的心得,这天的主要心得是虽然会下杆了,但下杆启动点还做得不够好,重心没有完全转移到左侧去;导致后面身子出去也好,头出去也好,刹不住也好,都是下杆过程中发力次序引起的问题;再就是师傅所说的“肚皮挺出去”和身体往后倒的感觉我有时做得到有时做不到,收杆这一部份要等把下杆部份稳固下来就简单多了。这次我为什么要抠这个“削”和“砍”,就是希望我们说的东西在一个频道上;我们之间沟通没有问题,我理解正确的前提下,我才能保证自己的动作是走在正确的路上。练球季-(十七)

      再就是师傅提到的Torque这些,之前在讨论挥重的时候我就把做杆、球具材料、原理这些个又去研究了一遍,大概明白了60%左右;现在看了师傅这篇,大概明白了80%左右;我不大明白的主要是有些术语特指什么,尤其这些物理术语。师傅学物理出身,我不是;如果叫我说怎么给人割一条阑尾,那么我能把包括手术刀的不同形状、规格和手术过程都大致说一遍的。练球季-(十七)

      我觉得挥杆里面这些东西一旦掌握了,就像开了一把锁似的,里面一些东西就看得一目了然了;如果某个东西没有弄明白,那么我就会反复琢磨去;虽然现在走得慢一点,但我还是希望自己能走得稳一点;现在可以反反复复,但以后绝对不能反反复复,否则自己把自己弄糊涂了,今天这么改动作,明天再那么改。

      又跟师傅讨论了一下师傅之前提到的拉左,师傅说是因为下杆侧移不够就开始转动加速,造成外下杆。

      哦,果然!

      师傅说听了我对“削”和“砍”的解释,觉得还是“砍”更准确;铁杆再击球时,球是在杆头向下运动时被打到的,感觉是“拍”上去;不可以有刻意击到球下半部的意念,那样会受潜意识的控制去捞球。

      我才不想呢,我只看这个球击得扎不扎实。

      我说的不是针对你,你不想不表示别人不想。师傅说

      我以前就不用手打球,不戴手套照样打;放心吧师傅,我不会学手打球的。练球季-(十七) 呼呼去了哦,万一明天他们喊我打球我可不想梦游球场。练球季-(十七)

      Have a nice dream and nice round tomorrow ! 练球季-(十七)

     那时候是一点多,很快我就进入梦乡了;结果做了一大堆梦,突然我就醒了!

     喊师傅师傅不在,一口气发了好几个Hello糯米糍敲师傅家的门。

     “下杆左膝盖一动,右膝自然就拉过来了,但要注意头别跟着跑了。”---左膝往哪动啊?左? 

     师傅被我喊来了,跟我详细讲了一通。

     前提是左脚尖打开一点儿? 我继续问

     这与左脚打开没有必然联系。你不是睡觉了吗?练球季-(十七)

     做梦还在放片段,然后就到了这一句,就醒来了。。。。。。

     练球季-(十七)

     走火入魔 练球季-(十七)

     还是困,有了答案了我就不会再想了,接着睡觉去了。 练球季-(十七)练球季-(十七)

     练球季-(十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