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练球啊练球~

(2011-05-22 23:38:06)
标签:

高尔夫

练习场

体育

      今天下午偷偷溜去练习场练球。此练习场目前还在试营业中,环境很不错,打位区及水吧休闲区已开放。

     左侧打位前是30码左右的水障碍,,靠右侧也就是“桥上”铺的全是草皮,练短切很不错。球道总长为300码,且300码处的拦网比两边的低得多,跟网后面据称是球会办公楼的建筑物一样高,可惜我开不了300码,否则真想看看砸到他们玻璃会让我们赔不?

     出门就拎了三根杆,WS、P杆和7号铁,今天就想检验检验自己的上杆是否还是太过,不想扛着沉沉的包然后把每根杆都刷一遍。

     由于半年不摸杆(决心把“失忆”时的坏动作忘掉),怕去练习场动作太难看会丢丑,于是由昨天开始逮到手边拿什么就用什么当球杆比划;大到晾衣服后多出的一支衣架,小到手机、钢笔甚至饭勺;得出的结论是:木质衣架比塑料衣架手感好,塑料衣架握起来太宽没感觉还硌手;手机勉强还凑和,就是担心会被我一不小心手滑给甩了出去,然后幻想要是以后哪个手机公司能出产圆筒型手机,我一定抢着买去;钢笔太细 ,不过不用担心会被甩出去,就是真甩出去我也不至于太心疼;饭勺么,我那把不锈钢大饭勺比那把淡紫色仿磁的饭勺手感更好,甚至可以感觉到它的“杆头”重量呢~

      一番比划之后,觉得自己的坏毛病(上杆太过,在别人眼里好像杆头快要砸到膝盖似的)好像没有了,于是决定去练习场检验一把。

      换鞋,拿WS和P杆做热身运动,然后开打;休息间与同来的朋友互相交流练球心得。今天没那么多想法,就记住我老师曾对我讲过的话:“就是把杆悠起来,然后随杆,不要刻意发力”;别看简简单单的一个“悠”字一个“随”字,那是老师陪着我练球时一再强调的,那天在一“悠”一“随”之后,平时落点100的P杆居然可以打到110;可是今天没敢太“悠”,刻意想控制自己的上杆,结果上到顶点后我特地往自己左后边看了看,杆头没垂下来,耶!!!

      开始那近100个练习球,我是打打停停,停停打打,边打边自己的凿磨动作:站位有没有太开啦,杆头有没有离球位太远啦,除了有几个球因为我抬头看出球方向球飞去了右边,其它还可以啦,就是没有距离。觉得累了就休息了会儿,再看看我左边的右边的前面的后面的,初学者一大片,有的连30码的水障碍都没打过,干脆放大了胆子使劲轮,大不了谁问我我就说自己也是初学的,看谁敢笑话~

      一鼓作气练了将近6、70个球,觉得动作越来越流畅,节奏出来了,距离自然也出来了,耶~

      嗯,今天练球的质量高,因为领悟到了很多:

1,出门前明智的戴了太阳镜,外面又是太阳又是大风的,我的眼睛太脆弱,得重点保护。

2,出门前很不明智的随手拿了双棉袜而非专用的厚厚的球袜,为此我的左脚第二指头“快哭了”(指肚有点疼有点红,再磨就该起水泡了);因为那双被我随手拿了的棉袜太薄,加上FOOTJOY家最小5码半的鞋我穿着还是有点大,然后打位垫太新太厚,感觉送杆过程中老是有点站不稳,所以暗地里用脚趾头使劲“抓地”,晕~ 以后再热我也会乖乖带上厚厚的袜子,或者考虑以后直接定购儿童鞋~

3,从照片看我的站位稍微有些开,导致上杆过程中感觉自己身体有些松散,下次改~

4,前段时间上杆太多,杆头严重下垂,是因为我不但在上杆过程中左手臂没有保持伸直,上杆到顶点后左手腕还很刻意的往下垂,都不知道自己当初为什么!!

5,节奏啊节奏,很重要!

6,继续改进动作,稳定铁杆,木杆稍后再练~

PS:
1,练习场是很漂亮的练习场,不过不想惹做广告嫌疑,所以此练习场名字我就不说出来了。
2,球道左侧水边和一个沙坑之间的草皮带,经常被几只大白鹅及灰鸭占领,甚至大摇大摆逛进了球道中,害我老为它们担心,生怕谁误中了它们而让它们沦为烧鹅或是烤鸭;据说那些鸭子稍微胆小一些,因为鹅被滚过来的球弹到居然毫无反应,实在是佩服鹅大哥鹅大姐们的胆量~
3,今天无意发现最最左侧也就是我的后面最远方居然有模特及摄影师在拍摄镜头,还有驻场教练做动作指导,是为球场宣传做准备?
4,练完球后才发现球场不但养了肥鸭肥鹅,还“养”了好几条船,原来是捞球用的,因为注意到每颗球上都写着浮水练习球~
5,据我那朋友说这里以后相继还会开放果岭练习区及游泳桑拿,闲时可以让想来练球的带着家属一起来休闲?
6,由于忘了调整相机显示时间,所以大家千万不要相信我在凌晨1点半还泡在练习场上,哈哈哈~


      练球啊练球~

练球啊练球~

练球啊练球~

练球啊练球~

练球啊练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