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上了“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一课时,其中一项内容是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的密度流。
记得32开老教材的观点是:由于地中海比大西洋海水盐度高,密度大,因此海平面比大西洋稍低,表层海水从大西洋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向地中海,这种因密度差异而形成的洋流属密度流。相对应的底层海水,由于表层海水流向了地中海,则底层海水则由地中海流向大西洋,补充大西洋表层流向地中海的海水,属于补偿流。简要来讲,即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表层洋流是密度流,底层是补偿流。
但新课标教材中,人教社地图册则明显标明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表层洋流是补偿流,底层才是密度流。课后有学生问此问题,我们备课组的讨论意见认为,如新教材地图册观点正确,则可能是地中海底层海水盐度和密度都比大西洋大,因而在直布罗陀海底山脊附近直接形成密度流,然后表层自然形成补偿流。
关于此问题,欢迎地理老师发表高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