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实践综合试题参考答案(劳技试题)
(2010-12-28 09:40:57)
标签:
杂谈 |
种植实践综合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88分)
1.在下列大田作物中,喜凉作物是
A 小麦
2.养地制度的中心是
A
种植制度
3.小麦收获前20天在小麦株行间移栽棉花,这一种植方式是
A
接茬复种
4.可恢复地力的技术措施是
A
复种
5.一般情况下间套作中高位农作物的种植密度应
A
高于单作
6.高矮秆农作物间套作时,高秆农作物应
A 行数减少
7.不能有效减轻连作危害的措施是
A
选择高产抗病虫品种
C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
8.冬性小麦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条件是
A
温度0-3℃,35天以上
C
温度0-12℃,35天以上
9.为保证小麦的适时播种,麦棉套作地区常需提前浇水,浇水时间一般在拔柴前
A
5天
10.小麦播种时,土壤耕层水分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
A
30-40%
11.根据各地经验和实验资料,单产400kg以上的麦田,适宜行距是
A
16-20cm
12.小麦主茎长出第5片叶时,小麦共长出分蘖数是
A
1
13.小麦的分蘖高峰期在
A
冬前
14.小麦的春化阶段结束时对应的穗分化阶段是
A
初生期
15.小麦灌浆期要求的适宜土壤水分是田间持水量的
A
75%左右
16.晚熟型玉米夏播时生育期一般为
A
150天以上
17.玉米的适宜播种深度是
A
3-4cm
18.玉米蹲苗的结束时间是
A
小喇叭口期
19.及时培土可有效防止玉米倒伏,培土时间最好是在
A
拔节期
20.玉米攻粒肥的施肥时间一般应在
A
大喇叭口期
21.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的关键期是
A
大喇叭口期
22.玉米增加粒重的关键时期是
A
子粒形成期
23.普通玉米的适宜收获期是
A
子粒形成期
24.玉米开花期适宜的日平均温度是
A
18-20℃
25.在棉花产量形成因素中,主要受遗传特性影响的是
A 单位面积总铃数
B 单铃重
26.棉花的单铃重是指
A 单个棉铃的重量
C 单个棉铃皮棉的重量
27.棉花一生中的需肥高峰在
A 苗期
28.北方黏土棉区适宜播种深度是
A
1.5CM
29.棉花等行距种植时一般高产田的行距是
A
80-90CM
30.棉花定苗后进行中耕时的深度一般为
A
3-5CM
31.各地棉花打顶时间一般应在早霜到来前
A
80-90天
32.催熟剂的适宜喷洒时间是枯霜前
A
5天
33.一般情况下,棉花落蕾的数量与落铃的数量相比
A
一样多
34.棉花蕾铃脱落高峰在
A
蕾期
35.间接危害蕾铃的害虫主要是
A
棉铃虫
36.花生争取高产的关键时期是
A
开花下针期
37.花生开花期的适宜温度是
A
15-22℃
38.花生营养的四大要素是氮磷钾
A
钙
39.花生根结线虫病最重的时期是
A 苗期
40.花生培土时间是
A
苗期
C
封行和大批果针入土前
41.能吸收水分和养分,增强甘薯抗旱能力的根是
A 须根
42.冷床覆盖塑料薄膜育苗时,塑料薄膜的颜色最好是
A
浅紫色
43.甘薯高水肥地每亩适宜栽插密度是
A
2500-3000株
44.抗旱性能最好的甘薯栽插方法是
A
水平浅栽法
二、简答题(40分)
1.生产实践证明,合理的间套作比单作具有增产作用,并能以较少的投入换取较多的经济收入,要充分发挥间套作的增产增效作用,首先要做到合理的选配农作物或农作物品种,在选配农作物及品种时,应坚持哪些原则?写出山东常见的3种间套作形式。(6分)
答:原则:生态适应性大同小异;特征特性对应互补;经济效益高于单作(3分)
间套作形式:玉米大豆间作;玉米甘薯间作;棉瓜间作;果粮菜间作;小麦玉米套作;小麦春棉套作;小麦花生套作(答对任意三个即可)
2.小麦返青时应及时加强田间管理,在生产上应如何根据苗情做好管理?(6分)
答: 壮苗应控制春生分蘖,起身后再运用肥水;
旺苗应深中耕和镇压,并在拔节前喷施多效唑,浇水施肥放到拔节后第二节长度固定时进行;
弱苗应根据其形成原因,有针对性地施肥浇水,促蘖增穗。
答:原因:(1)密度过大(2)施肥灌水不合理(3)品种本身抗倒力差(4)中耕培土不及时(5)病虫为害(6)暴风雨的侵袭 6分
倒伏后的补救:拔节前倒伏,一般不用人工扶直;抽做戏前后倒伏,需在2-3天内扶址并培土。 2分
4.玉米去雄有哪些作用?请简要说明去雄技术。(8分)
答:作用: (1)节省养分,使雌穗早吐丝,受精结实好
(2)降低株高,改善中上部叶片光照条件
(3)将部分玉米螟带出田外,减少螟害
去雄技术:
(1)应在雄穗刚抽出而未散粉时进行
(2)最好选晴天10点至15点时进行,以利伤口愈合,避免病菌感染,高温干旱与阴雨连绵时不宜进行.
(3)隔行或隔株进行,地头地边雄穗保留,全田去雄不超过二分之一.
答:施足基肥,以有机肥和磷肥为主;
苗期少施肥,主要促早发,控水以长根;
蕾期施肥要稳,以缓效性有机肥为主,控制肥水,防止营养生长过旺;
花铃期生施花铃肥,适时灌水,保证蕾铃发育对肥水的需求;
吐絮期根系吸收能力衰退,应及时补施叶面肥;
6.甘薯生长前期的主攻目标是什么?主要管理技术有哪些?(6分)
答:主攻目标:在保证全苗的前提下,促进根系、茎叶和群体的均衡生长。(2分)
管理技术:查苗补栽;中耕培土;追施苗肥与壮秧催薯肥;轻浇促秧水;打顶心;防治地下害虫。(6分)
三、计算题(10分)
1.某地欲推广种植某小麦品种,计划基本苗是每公顷225万株,该品种千粒重是40克,发芽率95%,田间出苗率95%,请问每公顷播种量是多少公斤?(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解:每公顷播种量
=(每公顷计划基本苗数×千粒重)/(1000×1000×发芽率×田间出苗率)
=(2250000×40)/(1000×1000×95%×95%)
=100(公斤)
答:每公顷播种量是100公斤。
解:3000公顷用种量=3000×100=300000公斤
应用药剂量=300000×0.03%/25%=360公斤
答:应准备360公斤药剂。
四、实践操作题(20分)
1.某地区欲大面积推广种植某抗病小麦品种,今年已在大田中进行产量对比试验,现小麦已成熟,需对试验田进行测产,请简要说明测产过程。
答:(1)选点:绕田一周,观察全田长势长相,确定样点的位置和数目;
(2)测定各产量构成因素
①测量行距:量出一个畦的宽度除以行数
②测量穗距:测数1米行长的有效穗数,求平均穗距。
③测数每穗实粒数
④测定千粒重
(3)计算:每公顷穗数=10000/(平均行距×平行穗距)
每公顷理论理论产量=(每公顷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1000×1000)
2.说明花生清棵技术。
答:清棵时间:花生基本齐苗时(2分)
清棵深度:以两片子叶露出地面为准(2分)
清棵方法:平作花生行用大锄在行间浇锄一遍,然后用小手锄扒土清棵;垄作时,先用大锄深锄垄沟,浇锄垄背,然后用小手锄清棵。(4分)
平窝时间:清棵15-20天后结合第二次中耕进行(2分)
五、综合题(42分)
1.农业生产是个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作物的产量,请根据所学知解答下列各题:
(1)如何做好小麦播种前的准备工作?(10分)
答:(1)良种选择:选择优质、高产、抗病虫的适合当地生产的品种
(2)施足基肥:占总追肥量的60-80%,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配合施用
(3)精细整地:达到耕层深厚,土碎地平,松紧适度,上虚下实
(4)浇好底墒水:耕层水分保持田间持水量的75-80%
(5)晒种、药剂拌种和做发芽试验:发芽率低于85%不能做种用。
(2)培育冬前壮苗并安全越冬是冬小麦取得高产的基础,冬前壮苗的标准是什么?(6分)
答:苗龄适宜;分蘖多;根系发达;长相敦实
(3)小麦生长阶段,会遭遇蚜虫、吸浆虫、黏虫、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等多种病害,这些病虫害的发生都与环境相关,请以小麦赤霉病为例,说明真菌的生活史。(8分)
答:真菌和生活史是指真菌从一种孢子开始,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整个生活过程。典型的真菌生活史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个阶段。真菌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就进行无性繁殖产生无性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真菌无性繁殖能力强。完成一次无性循环所需时间短,一个生长季节可重复发生多次。在真菌生长后期或环境不适宜的情况下,真菌转入有性繁殖产生有性孢子。在整个真菌的生活史中。有性繁殖一般只出现一次。在有些真菌的生活史中,并不都具有无性和有性两个阶段,如半知菌的生活史中只有无性阶段而缺乏有性阶段。多数病原真菌在一种寄主植物上就可完成全生活史,称为单主寄生。有的真菌必须在两种不同的寄主植物上生活才能完成生活史,称为转主寄生。
2.棉花苗期是最脆弱的阶段,会发生多种病虫害,做好这一时期的管理非常重要,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棉花苗期的生育特点有哪些?主攻目标是什么?主要管理技术有哪些?(12分)
答:生育特点:以营养生长为主;根系生长快,地上部生长慢;对肥水吸收量少;抗灾能力弱
主攻目标:在齐苗、匀苗、壮苗的基础上,控制旺苗,防止弱苗
管理技术:查苗补种;中耕松土;间苗定苗,轻施苗肥;遇旱浇水;防治病虫害
(2)防治棉花苗期病害的措施有哪些?(8分)
答:(1)种子处理:一是选种晒种,播种前一个月完成;二是温汤浸种;三是药剂拌种
(2)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播种,提高播种质量;苗期加强管理,早管、勤管,培育壮苗。
(3)喷药保护:齐苗后每10天左右喷浇一次,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75克,对水50-75公斤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