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爱心树童书
爱心树童书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475
  • 关注人气:2,9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讲座分享一】猿渡静子:林明子的创作之路

(2014-06-26 17:11:29)
标签:

育儿

捕捉孩子成长一瞬间

——621日与“林明子”温暖相会

 

    “如果在书店遇到‘林明子’,一定要把它带回家!”这是读者对一位作家最大的肯定。林明子善于捕捉传神的细节,能准确地把握孩童的情绪感受,依照他们看世界的视线高度,来描绘生活的一点一滴,作品从未让人失望。2013年度全国十佳童书评选中,她的《第一次上街买东西》获得第1名,无论是网络大众点击,还是专家举手投票,都遥遥领先。每位家长在她的创作中看到了自己小时候或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又都找到了懂自己的好伙伴。2014年6月21日,爱心树童书与读者温暖相聚于林明子的绘本世界。(因内容较多,讲座将分四次与读者分享,今天分享第一部分——猿渡静子:林明子的创作之路)

 

林明子的创作之路

主讲:资深绘本翻译 猿渡静子


        静子老师从小就与中文结下了不解之缘,1994年她留学北京,2001年获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翻译了《可爱的鼠小弟》《可爱的身体》《我的后面是谁》《鸡蛋哥哥心灵成长绘本》 、五味太郎系列作品等二百多部经典儿童绘本。作为十岁男孩的妈妈,她给儿子讲过五百多种绘本。

【讲座分享一】猿渡静子:林明子的创作之路
(猿渡静子)

我的儿子会问我,妈妈你最骄傲的是什么?我会说,我翻译了很多的绘本,这一点让我觉得自己很有价值。十年当中,我翻译了两百多种绘本,在这个过程里,我经常遇到一些非常可爱的小孩子,听说我是猿渡静子,他们都记得。很感动的一次是遇到一个五岁的小女孩,她说,你翻译了《提姆与莎兰》,我觉得这个名字翻译得特别好,我一下就知道提姆是哥哥,莎兰一定是妹妹。她说你的书挺棒的,她最后把那套书归结成我的书,让我觉得挺有价值感的。

    作为一个译者,在书上有一个小小的名字的展现都会让我有这么高的价值感,那么作为作者,林明子的一生比我有意义、比我伟大得多。

    绘本历史欧美有一百多年,日本有六十年,中国只有十年,时间差距还比较大。1860年,格林威、凯迪克他们已经开始做绘本了,只是那时候的绘本我们现在看来,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绘本,而是一些插图书,大家普遍认可的第一本真正的绘本是1901年的《彼得兔》。这样说大家就知道,绘本的发源地是英国,格林威和凯迪克都是英国人。现在看来世界绘本成就最高的是美国,绘本是1920年之后到的美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传播和认可。现在大家都知道的凯迪克大奖是1938年在美国设立的。绘本的高潮期、大家的出现是在五十年代之后,比如桑达克、李欧·李奥尼,维吉尼亚·李·伯顿,都是世界上有名的绘本大师。

    日本的绘本是战后的五十年代引进的,真正的高潮期是在七八十年代。从中可以发现,绘本的发展是有一个脉络的,美国是二十年代末引进,五六十年代达到高潮期;日本是五十年代引进,七八十年代到高潮期,差不多都经过了二十年的时间。二十年意味着什么?一个孩子已经长为成年人了。得有一批孩子从小读过它,喜欢上它,成为他一生努力的方向。绘本在中国刚刚兴起的时候,很多人问我中国什么时候有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绘本。我说可能需要十年时间,现在十年过去了,再加一个十年,可能十年后我们真的可以看到读绘本的这拨孩子成长起来,做出非常杰出的东西来。

相比美国,日本可能是更注重绘本的一个国家。日本目前有40座绘本美术馆,第一座是1977年设立的岩崎千弘美术馆,岩崎千弘是《窗边的小豆豆》的插画作者。美国是2002年设立绘本美术馆的,比日本晚了整整25年。日本有一个很大的非盈利民营机构,叫book start,他们会在全国所有妇幼保健医院,给每个新生儿送一个祝福的小包,里面有四五本绘本和一个围嘴。所以大家可以知道,绘本对日本孩子有多重要,从出生那一刻开始伴随他们成长。

    我不好说欧美的绘本大师跟日本的绘本大师,地位上哪个更高,但是我觉得日本的绘本更接近亚洲人的文化。日本的绘本大师被引进到中国的越来越多,像安野光雅、我翻译过的五味太郎,还有宫西达也,刚才说的这三个都是男人。我也梳理了女绘本作家的作品和地位,刚才说到的岩崎千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绘本作家,她留下九千多幅画,她的有些绘本是后来才从她的画中产生的——八九十年代大家根据她的画配了一些文字。还有佐野洋子,《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的作者,她的绘本很有特点,但是数量不多,仅有十几种,引进到中国的也就几本。可以说,林明子在日本是地位最高、最被中国孩子喜欢的女性绘本大师。

    我想用林明子的三幅小画简单讲讲她从小到大的经历。

    这是第一幅画。

【讲座分享一】猿渡静子:林明子的创作之路    两个孩子蹲在地上仔细观察两只小鸡,其中一个孩子就像林明子。林明子小时候是一个非常内向的孩子,不太爱说话,非常喜欢蹲在地上仔细观察所有细小的事物。画画是一种天赋,她从小就喜欢。从小学一年级开始,邻居家有一个哥哥是画画的,她就跟着那个哥哥画画。小学五年级,她爸爸给她找了一个老师,是她爸爸的朋友,开了一个学画画的工作室,她在那个工作室一直学到初中。到了高中,日本的高中有各种各样的课后俱乐部,她参加了美术俱乐部。大学她学的就是美术专业,横滨国立大学美术系。毕业之后她没有马上成为绘本作家,有一段时间没有找到工作,就进了真锅博的事务所。真锅是日本一个很有名的插画作家,在日本,绘本作家和插画作家是两个不一样的领域,插画作家大多是为成人作品做插画。林明子真正进入绘本领域是在真锅事务所认识五味太郎后,五味太郎比她晚一年进的这个事务所,当时五味太郎正在给福音馆的《科学之友》画绘本,五味太郎就把林明子介绍给编辑,就说可以让她试一试,所以是五味太郎领林明子进入了绘本界。

【讲座分享一】猿渡静子:林明子的创作之路

(年轻时的林明子和五味太郎)

 

    下面是第二幅画,代表林明子进入绘本界,她终于可以抬起头来,终于可以跟人对话。

【讲座分享一】猿渡静子:林明子的创作之路

    那个小男孩,我自己想象成他就是五味太郎,林明子跟五味太郎在一个事务所里面,每天聊聊绘本,我们应该怎么画,就这样进入了绘本界。

1973年她画了第一部作品《纸飞机》。《纸飞机》出版之后,她真正进入了绘本领域,这本书出版的时候她非常激动,也给了她非常大的鼓励,觉得从小画到现在,终于有一部作品,从头到尾每一个细节全都是她画出来的,那种感觉就像开了个人画展一样。

在《纸飞机》之后,她进入创作的旺盛期,我们能看到她陆续画了很多非常杰出的绘本,像《出门之前》《今天是什么日子》,当然最有名的还是《第一次上街买东西》。这本书我小的时候读过,也给我儿子读过,看了这本书你才会觉得,一个女绘本作家跟男绘本作家的不一样,有女孩的妈妈可能会觉得,给自己的孩子读林明子感觉更好一点。

我们现在都说林明子的创作经历有四十年,其实她真正的创作只有二十年时间,后面的二十年,因为结婚就画得比较少了。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选择,专心地陪伴丈夫,养育一双儿女。

    第三幅画代表林明子进入绘本界之后,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伯乐,她把自己完全展现出来了。

【讲座分享一】猿渡静子:林明子的创作之路

    里面的女孩我想象成林明子,旁边的男孩不再是五味太郎,而是她的责任编辑,后来成为她的丈夫。林明子开始给福音馆画绘本之后,责任编辑叫征矢清。每当有一个创意、有一个想法的时候,她的责编都会给她提出一些非常好的意见,包括安排她去体验生活,比如画野营之前,要去参加一次野营。

    五味太郎是她的引路人,而她的丈夫——她的责编,就是她的伯乐。如果没有征矢清,我想她后面可能不会有那么高的绘本成就。

    林明子对自己书中每一页每一幅画,都要画上几十次,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我不知道五味太郎或者长新太他们怎么画,但是我觉得只有女人才会那么仔细。所以林明子创作的作品不是特别多,只有三十几部。

【讲座分享一】猿渡静子:林明子的创作之路

    很可惜她的先生2008年去世了。林明子最新的一部作品是她跟她先生用将近十年的时间慢慢打磨出来的,不过一直没有发表,直到2013年2月才在日本出版。

    林明子不仅家庭很美满,还有这么高的成就,有两个人对她做了非常大的肯定,也是她的知音。第一个就是五味太郎。五味太郎说林明子的作品非常有阅读价值,堪称绘本文学。我觉得这是非常高的评价。什么是绘本文学?我们知道文学一定会藏有很多伏笔、很多细节,林明子的每一部书真的像文学作品一样,有非常细节的东西,这些细节让孩子以发现它为最大乐趣。日本的网站上有林明子的粉丝团,专门以发现林明子书中的细节为乐,发现一点大家就特别开心地公布出来。所以这样一个绘本大师,她真的非常用心在做她的每一本书,我想她的这种用心,孩子已经感受到了,所以她才会受到孩子的喜欢。

    林明子还有一个铁杆粉丝,可能大家都不知道,就是宫崎骏。

    宫崎骏唯一喜欢的绘本作家可能就是林明子。宫崎骏和林明子有过对话。


林明子:绘本和动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但是你对绘本世界那么了解,让我吓了一跳。

宫崎骏:没有像你说的了解那么多,只是因为喜欢你的绘本。

林明子:你具体喜欢什么地方?

宫崎骏:通常画儿童画,或者画绘本的,很多人给我的感觉是在商业上很有范儿,他们错误地认为绘本作家就是要保持那种帅帅的范儿,但是你的画看起来不一样,给人的感觉是一边画着还一边总想着应该能画得更好。

林明子:你怎么知道?


我在所有宫崎骏的文章里面,都看不到他谈任何一个绘本作家,但是他专门去采访了林明子,而且他对林明子的解读非常到位,林明子总是对自己不满意,虽然最后画出来的那一张她觉得已经最好了,但是在她心里面还是不满意,她就是这样的人。宫崎骏真的非常准确地解读到了。

    我今天就讲这么多,我希望把林明子通过一个凡人的、故事的、细节的内容,真正地呈现出来,让她更加鲜活。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