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让孩子来主导艺术探索——陈鲁

标签:
爱心树创意儿童美术教育童画家陈鲁 |
分类: 新书热赏 |
悉心经营中文学校的做法如出一辙。他们有清晰、科学的教育理念;他们重视家庭的功能,通
过协助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来最有效地带动孩子的成长;他们对自己的学校文化、教学质量有
最高的要求,但又对自己学校对孩子的影响力有合理的期待;他们不把孩子人为地切割成学画的
孩子、在家里的孩子、闹情绪的孩子,因此不会呵斥一个课堂上不守纪律的孩子,而是和家长一
起找出心理原因,再去正面干预;他们用事实证明最优秀的教育能够得到足够有头脑的家长的认
同;他们不停顿地探索教育的意义。
童画家会隔段时间给孩子们放假,让孩子和家长去在四处游学、感受艺术。因为他们发展出
了对家长的高度信心。他们把自己用心血编写出来的教材浓缩在这本书里和读者分享,让每个家
庭、学校都能收获无限。我发现,我们个体家庭孩子的成长、我们的民族文化继续提升的很多秘
诀竟然都在这本书里。
就让孩子进入艺术创新、自我表达的境界。
干什么,他们会干得有品位、有水平。
创新。
就是有创新精神,还幽默地说创新精神能帮助科学家度过难熬的野外生活。她曾经在马达加斯加岛
偏僻的海边的一个小帐篷里独居两年,观察一种罕见动物,渴望吃到冰淇淋的她竟然把牛奶、鸡
蛋、糖装在塑料瓶子里,外面裹上一圈冰,把瓶子顺着沙滩滚来滚去制成了冰淇淋。这绝不是一个
从小思维受约束的人能生发的主意。
哪怕我们不想让孩子成为艺术家、科学家,童画家的教育方法还和孩子的学习、懂事紧密相关。美
国科学家从学前阶段跟踪数千名孩子到中学,发现学前注意力好和小肌肉运动能力强的孩子在中学的学习成绩更好。艺术探索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当孩子不被打扰地做一件事的过程中注意力就在提高。书里照片中的孩子都在密集使用自己的小肌肉群。孩子自由从事艺术探索的时候,因为每一步都是自己主导,整个过程结束后,他们会有一种拥有这个经历的感觉——这件事是我想做的,是我决定怎么做的,这个结果是我推进的。当孩子尝到了拥有一种经历的滋味,会更理解如何拥有别种经历的含义。
己认为有趣的小棍子,自己决定每根涂上什么颜色,怎样把每根棍子粘在一个硬纸板上,摆出她喜
欢的形状。我问这位母亲,孩子从这种经历中获得的精神如何体现在现在的生活中,她毫不犹豫地
说从孩子对待芭蕾舞训练的态度上就看得出来。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在一个顶级的芭蕾舞团接受严
格的训练。父母和她说过,“当你三岁的时候,我们带你去看《胡桃夹子》。你指着台上的演员
说,‘我也要上这个舞台。’跳芭蕾是你的选择,你的事情,我们只是协助你。”而孩子一直心甘
情愿地苦练,因为以前的艺术活动让她体验了“拥有某种经历”的感觉。现在,面对跳芭蕾这种人
生体验,她很清楚这是自己的选择,觉得是应该通过对这个选择负责来真正拥有这个经历。
物。祝愿大家好好读、好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