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爱心树童书
爱心树童书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981
  • 关注人气:2,9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野光雅】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作者后记(三)

(2012-12-14 13:14:16)
标签:

爱心树

安野光雅

科学与艺术

数学绘本

数学启蒙

育儿

分类: 爱心树世界杰出绘本选

                     【安野光雅】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作者后记(三)

                              比一比、想一想

 

买东西时,我们通常会“货比三家”,也就是把两样或更多的东西好好对比之后再买。

比如,买衣服的时候我们会考虑:布料虽然一样,但是款式不同;价格虽然便宜,但设计已经过时了;虽然是同样的东西,但有的会附带赠品,等等。

我们在分果汁的时候,赛跑的时候,登山遇到岔路口的时候,不知不觉中就会去考虑哪一种方式更合适。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像这样不经意地比较着思考,之后再进行判断的情况并不在少数。

一般来说,比较着思考是就“哪里不一样”进行思考,但换个角度,其实也会提醒我们就“哪里一样”这个自然而然的问题进行再思考。

小学阶段的算术问题几乎都是以比较式思考为基础的。即便是让孩子们伤脑筋的高年级应用题,只要把它想成比较问题,就会发现容易多了。因为在很多情形下,找到两件事物的共同点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现在举例说明。

例题1 一只手表,配上金表链后的价格是15500日元,配上银表链后的价格是13900日元,而两条表链(金、银各一条)一共5400日元,那么这只表的价格是多少呢?

只要能指出“哪里不一样”,这一类的问题便好解决了。即便像本书32~33页中那样比较繁杂的问题,只要一项一项比较下去,就一定能得到解答。

可要是遇到26~27页和28~29页中那样的问题,一项一项比较后的结果都一样,但整体来看却又不一样,这时就不能仅仅一项一项比较后说出“这里不一样”,而必须说出“什么不一样”—要对这个“什么”加以说明。也许有的孩子很难用语言来表达这个“什么”,只需让他们用自己的话把实际感觉到的说出来就可以了。

如果把本章中的问题一个一个地好好想一想,那么,各个问题所具有的性质上的不同点和共同点会自动浮现出来。也就是说,“不一样”这种复杂的情况本身也可以分成几类来进行思考。

在本章中,虽然我尽可能多地列举了各种形式的“不同”,但仅限于平面图形的范围。回答完本章的问题之后,希望大家能把问题拓展一下,将铅笔、汽车等我们身边立体的东西或动态的东西都纳入比较、思考的范围,来补充本章不足的地方。

 【安野光雅】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作者后记(三)

【安野光雅】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作者后记(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