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鲁答0~6岁儿童常见问题(一)

标签:
爱心树陈鲁a育儿法教育育儿 |
分类: 专家导读 |
从今天起,小编将为各位读者带来新书《0-6岁A+育儿法》中的精彩片段。第一期推出的是作者陈鲁老师对一些常见育儿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够给各位爸爸妈妈以及教育者带来一定的启示。
陈鲁(Gisela Jia)
出生于上海,成长于山东。1988年获得北京大学英语系学士学位,1991年获得北京大学英语系语言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3年赴美学习心理学,1998年获得纽约大学发展与认知心理学博士学位,现任纽约市立大学李曼分校心理学系副教授,美国心理学会、美国儿童发展研究学会、日本语言科学学会会员;利用业余时间开办纽约少儿华文书园,致力于推广科学的中文语言教育,积累了与各族裔家长密切合作的丰富经验,也在家长如何支持儿童成长方面加宽了国际视野。
陈鲁与同为心理学家的丈夫大卫育有一女——莉莉,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她及时记录下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自己的观察、思考、方法。而且所有的记录保持原汁原味,还原现场,成为非常可贵的教育素材。
由于近20年的儿童心理学研究背景,很多家长都会向她咨询育儿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她常常会用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和自己育儿日记中的例子,来解释儿童某些行为的缘由及建议家长可采取的策略,中美家长们都很受启发。由此,陈鲁老师将自己多年研究与亲身育儿经验结合,并得到美国多位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支持,创作了本书,以期与更多家长分享对孩子未来真正负责的实用的育儿方法。
家长:您讲到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说到别打扰孩子,但是有时候,比如说晚上要睡觉,要洗脸刷牙,他在玩儿,他不情愿。我一般会转移他注意力,说另外一个话题,他可能就顺着过来了。比如我拉他洗脸,他要走,我给他讲个故事,他边听边忘了这回事儿,顺着就洗完了。比如他不愿意走路,非让大人抱,我跟他聊天或看旁边的树、车,不知不觉就到楼下了。我想问这种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是否可行,会不会影响他的注意力?
陈鲁:我觉得没有问题,听起来你的做法不错。我觉得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要把孩子当成一个整体来看,比如把他所有的时间,醒着的,跟你互动的时间,看成100%。在这100% 的亲子时间里,是不是大部分时间、大部分活动孩子都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不是说100% 时间里面孩子都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家长的一个重要责任是让孩子产生一些规矩感、秩序感,该睡觉的时候确实要睡觉,天黑了确实要回家。在一小部分时间约束孩子是没问题的。我看到一些家长在任何小事上都跟孩子较真儿,时时都觉得自己的想法对,要避免这种情况。如果你带孩子,这一天里出去干什么、往哪儿走、在什么地方玩多长时间,都是你来决定,让孩子按你的想法来做,晚上该回家的时候你又让他回家,睡觉前又让他刷牙,所有这些放在一起,你可以从孩子的角度想想,他没有什么机会做主,专注于某件事情。但是,如果大部分时间你都给他自由,放他一把,让他自主,在某些时刻紧一点,没有问题。
家长:怎么让孩子更有规矩呢?比如穿衣服要快一点,行动不能太散漫了。孩子有时候慢吞吞的,我是一直等着他呢,还是告诉他,你要快点,不快点真的要迟到了?
陈鲁:我的做法还是本着这个原则,比如该上学了,家长的责任是让孩子不要迟到,因为他如果迟到,到了学校可能也不开心,他会比较紧张,会丧失在学校的时间,这是你的责任。怎么才能尽到责任?该走的时候你确实要让他走,但是做法不同,有一种做法让孩子觉得更轻松一些,比如走之前15 分钟跟他说一下,我们再过15 分钟就要上学了,你现在饭还没吃,脸还没洗,你要把这几件事,吃饭、穿衣服告诉他,等于给他一个警告,给他一个秩序感,孩子就去做了。他如果很自觉的话,会马上就把这些事办完。他也可能拖,过一会儿,你说还有10 分钟了,你还得干哪几件事,他更清楚了,你再看他怎么做。最后你说5 分钟之内就要出门了。在这15 分钟之内他是有自主权的,但大人是介入的,并且给他指导,等该出门的时候,如果他脸还没洗、牙还没刷、饭还没吃的话,家长会有不同的做法。有的家长就这样出门,他觉得要让孩子承担后果,你没吃饭去学校以后就饿着,并且他饿了一次、两次就会长记性了。我在家也这样做,但是孩子没有到不吃饭的程度,她总是把最重要的事情做了,但有的时候脸会不洗,出门以后问,“我脸干净吗”,我说哪里不干净。她就吐唾
沫往脸上一擦。但是她经过这种不方便以后,下次就会更主动一些。
购买链接:http://t.dangdang.com/20120808_151p
当当网、卓越京东和部分新华书店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