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克·米勒三部曲】《再见,小兔子》:对两种命运的无限牵挂

标签:
爱心树约克·米勒自然森林大熊选择世界经典再见小兔子育儿 |
分类: 爱心树世界杰出绘本选 |
在一个饲养兔子的工业化农场,养肥的兔子都拉去咔嚓了,有一只老资格的大肥兔子还待在那。某一天,有一只小兔子被抓进来,和他关在一起。
小兔子刚开始很害怕,大兔子一直安慰它。
小兔子是从大自然中被抓来的,被送进工厂的他对外面的世界,一直絮絮叨叨不能忘怀:那里有胡萝卜、太阳、月亮、有树,有干草的味道,有占满露珠的草地,有潺潺的小溪……
大兔子对此不以为然,其实它已经习惯了待在笼子里,忘记了外面的世界是什么东西了。
后来小兔子还是很勇敢地带着大兔子出逃了。回到大自然,大灰兔显得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他不知道小溪,以为是输送食物的传送带,他闻不出干草的味道,因为他早已忘记,他不知道马路的危险,因为他不知道马路是什么。
当一只天鹅冲着他们叫唤的时候,大兔子彻底绝望了,以为那是传说中的兔子“白守护神”,因为他们私自出逃,前来剥他们的皮了。
可是,大兔子完全被大打垮了。它不再言语,不再行动,只想回到兔子工厂那舒适的“家”里去。
于是,作为朋友,小兔子决定陪大灰兔回去。
回程时险些遭了渔夫的毒手,在恶狗的追赶下拼命地逃跑,在公路上差点葬身于汽车轮子下……就在这些劫难过后,它们终于回到当初出逃的地方。大灰兔很开心,但是小褐兔依然不愿意回到兔子工厂,而是留在大自然里。
关于作者
约克·史坦纳
他的作品富涵存在主义的意念,监禁与自由、习惯的事实和出发的梦想一直都是他作品的主题。他在70年代陷入了一次写作危机之后,开始与画家約克·米勒合作,首部作品便是著名的《森林大熊》,他们共同创作的许多图画书都享誉全球。
约克·米勒
1942年出生于瑞士洛桑。自苏黎士比尔应用艺术学校毕业后,未满20岁便只身前往巴黎,在当地广告公司从事插画设计工作。他的画风细腻真实,擅长利用电影镜头的手法,娓娓地将故事整个道出。作品有着接近照片的风格,内容丰富,远远超过了单纯的想象。
1973年他发表了第一部作品《挖土机年年作响……乡村变了》,这本书以七张折页展开的画纸,呈现一个小村庄二十年来的变迁,在国际间获得巨大反响。他独立完成的作品还有《发现小锡兵》(Der standhafte Zinnsoldat,1996)、《书中之书》(Das Buch im Buch,2001)等多部。《再见,小兔子》(Die Kanincheninsel,1977)和《太阳石》(Die Menschen Meer,1981),也是他与约克·史坦纳合作的图画书。
1994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画家奖。
获奖记录
●1994年国际安徒生奖画家奖得主的代表作
●安徒生童话书奖
●国际IBBY联合国青少年文学奖
●德国青少年文学奖图画书奖
●国际图画书艺术金牌奖
●入选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编《世界图画书100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