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石头汤》(梅子涵)

(2010-04-22 10:33:27)
标签:

石头汤

梅子涵

育儿

分类: 专家导读

 

    我们来读一本叫《石头汤》的书。这是一个奇怪的书名,因为我们会想,这个故事是说用石头煮汤吗?鸡可以煮汤,鸭可以煮汤,冬瓜火腿、番茄和蛋可以煮汤,石头怎么煮汤呢?

    这个故事正是说的用石头煮汤。是三个和尚用石头煮汤。这三个和尚的名字叫阿福、阿禄、阿寿。他们正在旅行的路途中,边走边谈着猫的胡须、太阳的颜色和一个人怎么才能得到快乐。

    这样,他们就来到了一个村子里。这是一个历经了很多苦难的村子,很多的苦难,洪水、战争……村民们疲惫不堪了,对这个世界再也没有信心,对生活再也没有热情,别说不和陌生人交往,邻居之间也彼此猜忌,没有信任。

    村子里有农人,有茶商,有读书人,有女裁缝,有医生,有木匠……他们当然也都工作,但是都只是为自己的,所以不快乐。

    没有人理睬走进了村子的和尚们,没有人欢迎阿福、阿禄、阿寿,家家的窗户都关得紧紧的。他们敲谁家的门,那么谁家干脆就关了灯,假装家里根本就没有人,假装睡觉了。

    “这些人不懂得什么是快乐。”三个和尚异口同声地说。

    大和尚阿寿说:“可是今天,我要让他们见识一下怎么煮石头汤。”

    他们捡了小树枝生起火,把小汤锅架在火上,在锅里装满从井中打来的水。

    一个小姑娘看见了,她问:“你们要干什么呀?”

   “我们要煮石头汤,还得要找三个又圆又滑的大石头。”阿寿说。

    小姑娘帮和尚们在院子里找到了他们所要的石头,他们把石头放在锅子里煮。

    “这几块石头,可以煮出好喝的汤,”阿寿说,“但是,我担心锅子太小,煮的汤不够喝。”

    “我妈有个大锅子。”小姑娘说。小姑娘就跑去对妈妈说了这事,她妈妈竟然就答应了,而且她妈妈还说:“我倒想要学学怎么煮石头汤!”

    原来,哪怕是在一个已经没有热情的“村子”里,也是有这样的小姑娘的;哪怕是对生活没有了信心,其实,心头总还是有着一点可以被点亮的热情。

    小姑娘把大锅推到了村子的中央,和尚们点燃的柴火青烟飘散开来,和尚们翻动着锅中的石头……躲在窗子后面的没有信心和热情的人们终于打开房门走出了屋子,他们都要看一看,这石头汤是什么!

    这石头汤是什么呢?

    在搅动着石头汤的阿福说,如果加上了盐和胡椒粉,石头汤才好喝呢!

    一个眼睛睁得大大看得津津有味的读书人立即说:“我家里有!”赶紧就跑回去取了,石头汤里加进了盐和胡椒粉。

    阿寿尝了尝味道,说:“照我们的经验,这么大锅的石头汤,如果加上一些胡萝卜,那么汤会更甜。”

    “胡萝卜?我家里有!”人群中的一个妇人说,赶忙地跑回家里拿了来,丢进了汤里。

    “要是放些洋葱,味道是不是会更好?”阿福问。

    一个农人跑回家取来了洋葱。

    “再加些蘑菇呢?”

    蘑菇也被取了来。而且还纷纷顺便地带来了面条、豌豆和包心菜。

    当每个人打开心胸付出时,其他人付出得更多。就这样,汤锅里的东西越来越多,饺子,豆腐,云耳,绿豆,芋头,冬瓜,大蒜,百合,甚至人们还大喊着应该加一点儿酱油!和尚们搅和着咕嘟咕嘟的汤锅,心里感触地想着,多么香啊,多么美味啊,村里的人多么懂得付出啊!

    汤煮好了。村子里的人聚集在一块儿。他们带来了白米饭、馒头;他们提来了茶水和灯笼。在记忆里,他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聚在一起享用过大餐。

    盛宴过后,他们说故事,唱歌,一直到深夜。他们不再锁上门,而是纷纷热情地邀请和尚们到家里去住,让他们睡得非常舒服。

    一个温暖的春天的早晨,大家依依不舍地送别阿福阿禄和阿寿。“谢谢你们让我们来做客,你们是最大方的人。”和尚们说。

    “应该谢谢你们,是你们让我们懂得了分享,有了永远的富足。”村民们说。

    “还要想一想,”和尚们说:“快乐就像煮石头汤一样容易啊!”

    正因为快乐是这样的容易,离得那么近,所以又有什么灾难和不幸能够真得让人变得灰心丧气,再也没有兴奋的精神呢?

    石头汤的故事原本是一个欧洲的传说,是一个叫琼·穆特的美国作家把它写成书,人物是中国的,让故事也发生在中国,使我们觉得亲切又熟悉。而现在,我们终于等到了这本书的简体版,喜欢阅读的孩子们一起来读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