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凡外重者内拙

(2020-07-30 09:03:45)
    “凡外重者内拙”,这句话出自《庄子·达生》,孔子给颜渊谈了一段“操舟”的技术和“赌博”的行为中的心理因素,说明外在事物对人们的精神和心理状态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善游泳的人眼里没有对水的汹涌而产生的畏惧,赌博的人,“以瓦注者巧(没有负担),以钩注者惮(有所顾惮),以黄金注者殙(心绪昏乱)”,因为太在乎结果了,用这种心绪去赌没有不输的。
       “凡外重者内拙”,对外物包括名声、荣誉、财富、地位等看得太重,内心就会笨拙,即人们常说的心理包袱重,承受能力差,中国的男子足球就是这样的典型代表,该队历来看重输赢,想赢怕输,每次赛场上都背上沉重的包袱,加之体力不行、实力不济,每况愈下,已成为“稀泥、阿斗”。
       “凡外重者内拙”,它还反映出有了一定的名声、财富、地位的人,往往被这种光鲜的外表所迷恋、所迷惑,冲昏头脑,利令智昏,内心也会笨拙起来,往往干出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最近刚刚爆出的吉林公安常务副厅长、双博士、博导、所谓的学者型官员,名叫贺电,出版了一本《平安经》,洋洋大观24万字就说了四个字“一切平安”,可笑的是,这本这本神经病之作、只能留给刚识字的小孩读本,却被省级官网、名人学者大肆追捧,写读后感、搞朗诵会、组织研讨座谈,太看重官帽、位置,内心都变得及其笨拙起来。
       “凡外重者内拙”,怎么去克服这种“外重”的行为,卸下心理负担呢?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时刻提醒自己将注意力从事情的结果转移到事情的过程上,换“得失心”为“平常心”,降低对事情的期待;最管用的办法是提升自己的素养和技能,所谓“艺高人胆大”,实力强了,自信会增强;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修炼内心,看淡外物,不为所累,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不被外物干扰、迷惑,最终避免“内拙”而造成的失败,不为、无为、而带来最终的有所为;走到极端和信仰上面去,和佛教成为同路人,佛教信仰为了达到精神的解脱,会让你及其厌恶你的肉身,佛教经文里讲肉身就是一副臭皮囊,因为里面盛满....
      克服“外重内拙”现象,最根本的办法庄子也谈到了,就是要兼顾内外的平衡,不能重外轻内,也不能重内轻外,庄子在《达生》篇里很形象地用牧羊人放羊群,看到拉后的就用鞭子赶一赶,这样的养生法简单又好操作,为此还讲了两个人的悲剧引以为戒:“鲁有单豹者,岩居而水饮,不与民共利,行年七十而犹有婴儿之色;不幸遇饿虎,饿虎杀而食之。有张毅者,高门县薄,无不走也,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以死。豹养其内而虎食其外,毅养其外而病攻其内,此二子者,皆不鞭其后者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捕蝉者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