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当下诗歌现象反思二题

(2025-02-11 15:34:47)

关于当下诗歌现象反思二题

苗雨时

一、对诗歌话语过分怪异的追求

 

一个时期以来,诗歌写作,有两个导,两种艺术追求:一是西方形式主义的陌生化一是语言学转向的发挥语言的最大可能性。应该说,此种导和追求,对拨流行的大词、圣词和过分常的口语诗歌现象,是有一定的校正出新的意义的:促使诗写个性化和让读者产生新阅读愉悦感。但这里的关键是对麻痹艺术感觉的敏锐,能从常中发现新奇异,从而激新的超类聚化的想象。失去这个前提,就走上歧路,为语言而语言,为陌生而陌生,使话语符号表意功能,能指空转,带不来诗意的新质,甚至扭曲了精灵古怪不说人话的地步这是很可怕的,这是很致命。什么都不能过,过犹不及_

二、越写得像诗也许并不是好诗

初学写诗难免起于模仿。无可厚非。意象、运思、话语修辞,依样画葫芦。但写得多了,熟了,却不能止于模仿。否则,越写得像诗,都是别人的套路,迷失自我,可能越写不出好诗。写诗应有个人的主体性、个人的创造、自己的个性、自己的写法和语言。由于社会身份不同、生存境遇差异,诗人面对生活世界,必然有他自己独特的感觉、感受、感情、体察、领悟。包括感性与理性、显意识与潜意识。这些都是诗歌的文本源和薪火。由它们生长出话语,定型为诗。诗,在一定意义上,永远是诗人的自我表现。陈超说:诗歌是诗人生命熔炉的瞬间显形。只有认知了自我,把握了自己才情的特点和方向,才能写出属于自我的诗,写出真正的好诗!……

 

作者简介

苗雨时,当代诗评家,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有诗学、诗评著作多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