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诗传之一:种子在苦难大地上的萌芽
(2024-01-12 15:49:25)分类: 诗人论 |
种子在苦难大地上的萌芽
诗人在《种子》一诗中写道:
种子和它的梦
一起埋在泥土里
它知道头上便是天空和世界
知道阳光下的欢乐
朝霞和露珠的美丽
但也准备迎接远方
猛烈的雷雨
诗的种子,就是生命的种子。那么,李瑛的生命种子是怎么样孕育的呢?
李瑛家乡在河北丰润县西欢坨村(现属唐山市丰润区)。这是一片古老的县区,北有苍翠起伏的腰带山,南临沃原平阔的冀东平原,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水从中间流过,不是向东,而是向西。原名浭水。宋代皇帝赵佶被金兵俘获,途经过此,叹曰“吾安得似此水还乡呼
于是,李瑛的少年生命进入了质疑和多梦的季节。他在诗中,这样写道:
那是个倾斜的年代
一半是水,一半是火
那时,有许多未及开放的花朵
过早地枯萎
那时,正是我生命多梦的季节
但我的肩膀很瘦
我的生命如一粒
摇落山野的草
——《在我生命的多梦的季节》
李瑛天姿聪明,敏感,又有几分理性。他在古文根抵深厚的父亲熏陶下,在唐山丰湾上中学时,又接触到了五四新文学作品和世界文学名著,并与同学组织了“田园文艺社”。这种对文学的爱,极大地催发了他的创作激情。十六岁时,高中二年级,发表第一篇诗作《播谷鸟的故事》,唱出第一声心灵的啼鸣:
播谷——忙着唱,
忙着催人播种吧。
荒芜的土地没人收拾,
饥饿的时代将你蹂躏,
播谷噙着泪,伫立在田野,
呼唤着,呼唤着。
这是诗人对贫瘠荒凉的北方大地作历史性春的呼告。然而,时代的春天并没有来临,漫长的冬夜又沉入黑暗的深渊。1937年,芦沟桥事变,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唐山、天津,在北平挟持伪政权。山河破碎,民族危亡,悲愤沉压在他稚嫩的肩头。因不满意中学的皇民教育,被学校开除。他和几个同学开始流浪,从唐山到天津。他写《流浪札记》:“轻轻招手地离别了/向我的油灯和小窗”,经过“狂风”的“田庄”,“落雨”的“芦台”,穿过大海岸边的“汉沽”和“白花花”盐滩的“茶淀”,最后到达“塘沽”:
快到塘沽了
快到天津了
那里是喧嚣的城埠
请收留我风尘仆仆的肩膀吧
请收留我一双痛苦的眼睛吧
我来到这里
想听你为我讲
一个民族的故事
一个家国的故事
我心头的痛苦,我说不出
……
这流浪的眼泪,是生命的家国情怀对抗侵略者践踏国土的历史意志和不屈的民族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