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人语言

(2023-08-06 16:53:17)
分类: 诗论

诗人语言

 

诗歌话语,是不同于日常交流的通约性的语言,而属于诗人的独创性的语言。古代称为‘诗家语’,现代叫‘诗人语言’。宋代魏庆之在其所编《诗人玉屑》卷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王仲至召试馆中,试罢,作一绝题云:“古木森森白玉堂,长年来此试文章。日斜奏罢《长杨赋》,闲拂尘埃看画墙。”荆公见之,甚叹爱,为改作“奏赋长杨罢”,且云:“诗家语,如此乃健。”

 王安石是北宋诗坛巨擘。“诗家语”一词,是他最早提出的,丰富了当时的诗学理念。但对王仲至的诗句他那么一改怎么就成了“诗家语呢?从字面上看,只是将“赋”和“罢”换了一下位置,然而仔细推敲,却颇有不同。一是,《长杨赋》,是汉杨雄名作,“奏罢《长杨赋》”,只是一个简单的动宾结构,改后的“奏赋长杨罢”,便成了动宾补结构,既实出了“长杨”二字,一个“罢”字,也增强了动作的层次感;二是,“赋”与“罢”,虽均为去声,但“赋”为“合口呼”,“罢”为“开口呼”,一个沉闷,一个响亮,以后者为顿  ,更切合诗人考试后自信,自得的心情。一字之调整,就显示了大家的语感和高超的手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诗的语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