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向东

(2022-04-09 16:34:22)
分类: 诗人论

   刘向东(1960- ),当代诗人。他1980年代中期开始诗歌创作,

90 年代以后进入高峰期。他的新乡土诗,不同于那些浅表地写

乡情,写农耕文明,甚至在观念指代系统中旋转的乡土诗,而是

根性的、命脉的现实写作。他把生命根植于乡土,乡土中涌动着

他的呼吸、脉搏和血流。一切都在眼下,不是镜中之像,而是他

的生长之地。他俯身泥土,领受和体验大地的生动与温厚。“什

么都可以破碎,黄土是唯一的完整”。黄土地上的村庄,是生者

与死者轮回延续的基点。“村庄,村庄/ 到底意味着什么?”他

祈望勘破乡村所潜藏的自然生存的密码与隐词。诗人的魂魄栖居

于乡土之上,他以诚挚的感激,守望自己的精神家园。他的诗,

从不缺乏诗性直觉,往往在现实与冥想、谛听与倾诉中,层层下

沉又上升,渐渐集中又散开,以此构建起宏阔而幽深的文本语境。

语言质朴、明快,又峭拔、蕴藉,表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个性。

诚如陈超所说:他承继了“诗经语型”和“楚辞语型”两种语型

的传统渊流,“逐渐形成一种融凝重与浩荡于一体的风神”!

刘向东,河北兴隆县人。中学后参军。1987 年毕业于河北

师范大学中文系作家班。现为《诗选刊》主编。他出生在燕山深

处的小村庄,自幼打柴放羊,对故乡的风土人情刻骨铭心。他离

开家乡,想家乡,回到家乡,唱家乡。即使外出工作,他也“魂

归故土”。因为,那里有母亲用过的如豆的油盏。《母亲的灯》,

曾陪伴着他的童年,不仅照亮了他的来路,而且指明了他的归

途。

刘向东的诗

青蒿

高于先人的是坟头

而扎根于坟头的是一束青蒿

比青蒿还高的是支撑天空的

南北双松,天快要塌的时候

青蒿也会奋力

杂乱无章的柴草则舍身追随

其实还有连绵不绝的群山

与群星亘久的对话

那些高高在上的主宰者呀

此刻正折服于一束青蒿

它柔韧,卑小,青涩而无畏

·100· ·101·

像一句遗言,和亡灵一起沉默

             2016 年春

母亲的灯

那灯

是在怎样深远的风中

微微的光芒,豆儿一样

除了我谁能望见那灯

我见它端坐于母亲的手掌

一盘大炕,几张小脸儿

任目光和灯光反复端详

啊,富裕的夜晚

寰宇只剩了这油灯一盏

于是吹灯也成为乐趣

而吹灯的乐趣必须分享

好孩子,别抢

吹了,妈再点上

点上,吹了

吹了,点上

当我写下这些诗行

我看见母亲粗糙的手

小心地护着她的灯苗儿

像是怕有谁再吹一口

她要为她写诗的儿子照亮儿

哦,母亲的灯

豆儿一样

在我模糊的泪眼中蔓延生长

此刻茫茫大野全是豆儿了

金黄金黄

那金黄金黄的

涌动的乳汁啊

我今生今世用不完的口粮

199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