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立足地方文脉,彰显史识史德——读白德成、王秀杰《承德文脉鉴藏录》

(2017-05-08 13:41:58)
标签:

转载


 
 
 
 
 
 
 
 
 
 
 
 
 
 
 

 

[转载]立足地方文脉,彰显史识史德——读白德成、王秀杰《承德文脉鉴藏录》
    在每一颗心里,也会因为分享风云激荡,而布满甜蜜的感恩。
                                               ——爱斐儿《雁阵:温暖的声音在呼唤我们》
 
 

 



                             

                               [转载]立足地方文脉,彰显史识史德——读白德成、王秀杰《承德文脉鉴藏录》
                               热河玉《棒槌山及周围寺庙》






        立足地方文脉,彰显史识史德

                ——读白德成、王秀杰《承德文脉鉴藏录》

 

                                          薛梅

 

 

从民族宫半坡先生的手里接过沉甸甸的三卷本《承德文脉鉴藏录》,深知成就如此精品典藏,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就着黄昏的晚霞,读到夜阑更深,被丰富的史料、动人的事迹、宏阔的视野、奉献的热忱、以及谦抑自持的人格操守所感染。其文,朴实处见敏识;其图,翔实中蕴大略。可谓虚静之心明照赤子情怀,宽广之思见彻编者旨趣。

抚卷沉思,《承德文脉鉴藏录》三卷各具风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第一卷《书坛灯火》:坚定的跋涉,执着的求索

德成、半坡先生,都是这块土地诚实的子孙。他们出于对故土家园的倾心热爱,在专家的启发、朋友的鼓励下,致力于史志文化的建设,奉献出作为文化人所特有的自豪和骄傲,留下了品质,记录了时代。

尤其是作为书法家、承德书坛领军人物的半坡先生,更是自觉肩负着对书法艺术、书法事业发展的责任担当。《书坛灯火》辑录了书坛史略、书坛社团、书坛人物、书法教育、活动成果等几个单元,在梳理承德书坛历史的同时,更建设了他自己的书法理论体系,立体以明,为书法的承传立言;同时取势以分,解读书法团体、书法教育和书法家个体风貌,提供全新的解读视角,散发着强烈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最后抵到“合以为用”的文献史学价值和教化育人功能。

本卷又尤以首章“承德书坛史略”为“文眼”,纵横捭阖间皆是一个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成长影像,像好莱坞的影视长廊,将时间和空间不断定格和聚拢,而立体成像,将一个城市的笔墨之韵丰满而飞扬。又像一只如椽大笔,在时间和空间的缝隙里点挪钩腾,将一个城市的风采写成一幅洋洋洒洒的书法作品,读来过瘾,又平添对一个城市的文化礼敬和追随,颇具学者逻辑风范和理想之光。

不错,“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书坛灯火》照亮着一个文化城市前行的路。

 

第二卷《承德民族民俗博物馆史册》:立足地方文化,打造特色馆藏

特色馆藏,地方性是其灵魂。毫无疑问,“承德民族民俗博物馆”已是承德一张鲜活的名片。这一卷《承德民族民俗博物馆史册》,诚实地记录了建馆由来、基础设置、馆藏陈列与研究项目、展览与公益活动、博物馆出版发行制品和组织机构及大事记,将承德做为多民族聚集地的民族民俗文化建设推动起来,在地方文化的收藏、整理和宣传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本卷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能够深切感受到博物馆恰如麻雀的五脏六腑,规整齐全,细节处格外动人。《我的梦想》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自我抒怀,而是站在更高远的文化前沿,俯视着一座城的大发展、大飞跃,既有务实的工作作风,又有精神的浪漫栖居。“我仿佛做这样一个桃源梦”,将时间穿越,心扉洞开,在很久很久以前,亦是在很久很久的将来,这样的开篇显出智慧和灵秀,这馆绝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百姓耳熟能详的那一部老故事。这样一座“人文气息浓郁,自然景观鬼斧神工的空间大博物馆”,不正是上下几千年、纵横古今的活化石吗,其文字简洁又深邃,质朴又高妙,在长短镜头的推拉中定格了一座城市,一座城市一隅的民族民俗博物馆,有神奇又传奇的感喟。

从图书到音像,从文化源流到民俗风情,从收藏到布展,承德民族民俗博物馆做到了“深入浅出,澄怀取象”的方向定位,“玉琢始成器,精雕方为珍”的文化品质,“师若三春晖,寸草岂能报”的人格操守,“一方水土一方人”的家园情怀,以其真、美、善成就馆藏大业,取之于地方,服务于地方,显示出了可贵的使命感和时代性。

 

第三卷《半坡编著地方文献集录》:修志的典范,收藏的楷模

半坡先生是一位修志大家。《半坡编著地方文献集录》是他倾情致力于修志的成果汇总,从中可以窥见半坡先生具有高人一筹的诗识和史德。

清代文艺理论家叶燮在《原诗》中提出了诗歌创作的“才、胆、识、力”的观点,而“识”是根本。窃以为亦适用于修志者。唐代历史学家刘知几也提出过“史家三长说”:才也,学也,识也。“识”,其实就是鲁迅先生强调的锐利眼光和深广见识,是独到的发现,是真知灼见:“眼光愈锐利,见识愈深广”。斥巨资建馆,下足功夫收集史料,潜心修志,都体现了半坡先生的才、胆、识、力。不仅对自我有着清醒的认知和定位,对他人和世界都怀着深情和热爱,从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王老太剪纸、樵客行——欧伯达的书法人生、人民公仆胡广义、书法教育家齐敬之、教育家李连科笔记等人物的志传中,我们看到了作者的认识力、洞察力、分辨力和判断力的敏识公正,见解新颖而深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震撼力,从而使读者能够正确认定史实和价值的内在联系,并获得涵育教化的作用。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言道:“能具史识者,必具史德”,这是可信的。诚如半坡先生自己所说的:“感恩是一个人干净的品性”。从这洋洋三卷著作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他们感恩的,不仅仅是恩师,友朋,更重要的,是对承德这方热土的无限深恩的拳拳深情,是对一座城的恩德回馈,对一种文化的情怀表达。

有人说“修志是为了用志,没有第二个目的”,还有人说:“质量是质书的生命,必须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我觉得这三卷书,德成、半坡先生都做到了。

 

                                     2016.6.30 22:55   于河北民院文传学院

  

 

 [转载]立足地方文脉,彰显史识史德——读白德成、王秀杰《承德文脉鉴藏录》


[转载]立足地方文脉,彰显史识史德——读白德成、王秀杰《承德文脉鉴藏录》

[转载]立足地方文脉,彰显史识史德——读白德成、王秀杰《承德文脉鉴藏录》

[转载]立足地方文脉,彰显史识史德——读白德成、王秀杰《承德文脉鉴藏录》

[转载]立足地方文脉,彰显史识史德——读白德成、王秀杰《承德文脉鉴藏录》

[转载]立足地方文脉,彰显史识史德——读白德成、王秀杰《承德文脉鉴藏录》

[转载]立足地方文脉,彰显史识史德——读白德成、王秀杰《承德文脉鉴藏录》

[转载]立足地方文脉,彰显史识史德——读白德成、王秀杰《承德文脉鉴藏录》

[转载]立足地方文脉,彰显史识史德——读白德成、王秀杰《承德文脉鉴藏录》

[转载]立足地方文脉,彰显史识史德——读白德成、王秀杰《承德文脉鉴藏录》

[转载]立足地方文脉,彰显史识史德——读白德成、王秀杰《承德文脉鉴藏录》

[转载]立足地方文脉,彰显史识史德——读白德成、王秀杰《承德文脉鉴藏录》

[转载]立足地方文脉,彰显史识史德——读白德成、王秀杰《承德文脉鉴藏录》

[转载]立足地方文脉,彰显史识史德——读白德成、王秀杰《承德文脉鉴藏录》

[转载]立足地方文脉,彰显史识史德——读白德成、王秀杰《承德文脉鉴藏录》

[转载]立足地方文脉,彰显史识史德——读白德成、王秀杰《承德文脉鉴藏录》

[转载]立足地方文脉,彰显史识史德——读白德成、王秀杰《承德文脉鉴藏录》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