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孙瑞爱情诗六首
(2015-01-16 11:32:15)
标签:
情感意象爱情苹果诗人 |
分类: 点评 |
一把印印的刀
割得人隐隐作疼
一棵缠心的藤
一年四季都在疯长
点
这是一首相当典型的意象诗。意象诗的写作,意象创造被置于重要地位。而意象作为诗歌的实体要素,既不是生活原型,也不是情感直抒,而是打破外在限制、因情选象的个体单元。意象的组合,呈现着诗人的内心图景。此诗,题为《思念》,但思念是深藏于内心的,不可捉摸的,只有通过意象的营造,才能予以表达。那么,诗人选择了一些什么意象呢?他一共择取了两个意象:一个是钝刀割肉:一个是藤蔓疯长。这两个意象的并置组合,有效地揭示了“思念”的内心体验:它如钝刀割肉那样隐隐作痛,越割越疼;它又以一棵缠心的藤蔓,一年四季都在疯生。前者,写思念造成生命疼痛之深、之切;后者,写思念的浓郁与悠长。两者共同构筑了诗人思念的内在的立体雕塑。化主观为客观,化无形为有形,感于心而呈于象,这就是意象对于诗歌的巨大的审美效应。
街头,一个卖苹果的姑娘
脸儿也是个红红的苹果
一个小伙子天天都来光顾
每次买不多,不过三两个
一天,姑娘望着他会心地笑了
笑出一对甜甜的酒窝
夜里,小伙子做了个奇怪的梦
院中的梧桐上
结了个又红又大的苹果……
点
这是一个爱情的故事,也一场爱情的戏剧,或者总括说,是一个爱情的戏剧故事。在此诗中,“苹果”是个重要道具,故事因苹果而起,又以苹果结束。“街头,一个卖苹果的姑娘/脸儿也是个红红的苹果”,这是女主角的出场,接着是男主角来买苹果,一个眼神的碰撞,擦出了爱的火花。此后,小伙子天天“光顾”,不过“每一次买不多”,只是“三两个”。一来二去,两人的爱慕日益加深,终于有“一天,姑娘望着他会心地笑了/笑出一对甜甜的酒窝”,小伙子心领神会,乐颠颠地走了,回到家,夜间,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院中的梧桐上/结了个又红又大的苹果”……这梦奇怪也不奇怪,因它兆示了爱的即将达成。
叙事性和戏剧化,是现代诗歌的两个重要技巧。它们能使诗歌更富现实的质感和变幻性。诗人运用这两种手法,演绎了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这故事没有世俗的沉重,而放射出生命本真纯爱的素朴的辉光。这在当下是难能可贵的!
顶着骄阳而来
披着星光而来
我来种诗
种在小窗前
种在篱笆外
然后,用我们的心血
辛勤地灌溉
待春风一吹
便有灿烂的诗花盛开
你一推窗
就会嗅到它的芬芳
你一伸手
就会撷到它的可爱
仔细读一读
每朵花儿上都写着——
情
爱
点
爱情,是诗的永恒主题。如果把爱放大为博爱,那么,爱之于诗,就是它的灵魂和血脉。爱自已,爱他人,爱自然,甚至让爱覆盖世界,进入宇宙。这首《种诗》,写的就是种“爱”。诗人在一个旭日东升的清晨,“踏着晨露”,“顶着骄阳”,披着星光”,大步走来,来到一个小屋的“窗前”,他要为爱人种下一首诗;种在不远不近的“篱笆外”,然后,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一直等到“春风一吹”,那诗的种子,便会发芽,长茎、展叶、开花。只要爱人“一推窗”,“就会嗅到它的芬芳”;“一伸手”,“就会撷到它的可爱”;如果再“仔细读一读”,便会发现,那“每朵花上都写着——我的情/爱”!……
“种诗”即“种爱”,写诗的过程,也就是爱的生长过程。诗的美丽,是爱的美丽,诗的芬芳,是爱的芬芳。诗就是爱,爱就是诗。要是放大了看,这首诗,不仅是种在他爱人面前的,而且也是种在我们所有人心上的。因此,这技诗花绽放的意象,以它摇拽多姿的风采,正可以作为这部爱情诗集的整体隐喻和象征,每一首诗都是为我们种下的一种爱!
清晨,我与你一起登山
一路上风光明艳
行至半途,日已正午
歇息在路旁的青石板
我说,我们的前半生
多像走过的这段山路
有崎岖,有平坦
也有艰难和浪漫
你说,未来的路更险、更长
而景色也会更美、更灿
只要相互搀扶鼓励
就会登上秀丽的峰巅
于是我们又鼓足了勇气
顶着骄阳向着高峰登攀
待到晚霞烧红了天际
去领略人生的风光无限!
点
人生如爬山,而爱情是途中的花、山间的树,导引着人们一路攀登。这首诗《登山》,正是在此种比喻的设定中,展开人生爱的诗意的全部空间。一天清晨,诗人与妻子“一起登山”,“一路上风光明艳”,使他们想到青春的风华和爱情的
这首诗的独特巧妙之处,在于它把人生与爱情喻托为“登山”,以具体的“登山”行程,象征地迹写两个人的爱情在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它是心灵的粘合剂,是生命的推动力,更是展现在人生之巅峰的绚丽的风景!……
有了你
我不再去沽酒了
看一眼你的眸子就醉了
有了你
我不再去赏花了
世上哪有一朵花比得上你
有了你
我不再去游泳了
天天泡在你的爱河里
有了你
我不再去读诗了
你就是一首最纯最美的诗啊……
点
恋爱中的青年男女,在交往中都尽量展现自已的优长,争取给对方好的印象。但结婚后,有的人就不再掩饰了,原有一些毛病都暴露出来,这就容易釀成爱情的危机。但也有人并不如此,他们珍视爱情,呵护爱情,培植爱情,为了爱情也因了爱情,他们尽力使自已做得完美。这首诗《有了你》,写的就是这后一种情形。因为“有了你”,我不再去买酒了,你的眼神已使我沉醉;因为“有了你”,我不再去看花了,更不会沾花惹草,任何一朵花都不能取代你在我心中的位置;为了你,我天天留在家里,陪伴在你的身旁;甚至不再读诗,因为你比还要纯净、美丽……这一句一句表白,为了显示爱的忠诚,既有实际行为的改变,也有极致化的夸张。所谓“壮辞可得喻其真”。但是,有的却过了,比如“不再读诗”,就大可不必,因为诗与女人,是并在共生的,读诗就是读女人,读女人就是读诗。读诗,可以使女人更美丽。也许诗人正是这个意思,不过他正话曲说罢了。这也一种修辞技巧?……
把耳贴在妻的腹上
听到了大海的喧器
我焦躁地等待
那个辉煌的时刻——
红日喷薄……
点
常言道:“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可见,女性孕育子女是一件十分艰辛的事情:怀孕,胚胎,胎儿,胎动;母亲,妊娠初期,反胃,呕吐,强嚥饭菜;随着胎儿的发育,母亲体重增加,行动笨重,但还要进行胎教,极为辛苦,但满怀希望。她的心血和爱的全部付出,都是为了培育一个健康的婴儿。度过300天左右,孩子降生,母亲又要经受一次大的劫难,在巨大的撕裂的痛苦中,使尽全身之力,才把一个新的生命托举给世界,然后,摊软、疲惫而幸福地听着婴儿第一声啼哭……
如果把个体的诞生放在整个人类的出现和绵延中来考察,那么,胎儿的孕育,从胚胎到雏形,从像鱼到像猿,几乎成了人类进化的整个缩影。所以,婴儿的降生,就是人类的出现。这是大自然和宇宙中,庄严肃穆的一刻——伟大而辉煌!
诗人认知和领悟了这一切,所以,他在妻子快临产的一刻,陪伴在她身边,心情激动。他把耳朵贴在妻子的腹,仿佛听到了大海的喧嚣,波涛汹涌,那是新生的呼喊,他的等待的焦急,使他展开想象的翅膀,既然母腹是大海,那么婴儿的诞生,就应该是壮丽的日出,必将震动和辉映了世界与宇宙。在一刻,集中古今中外所有写日出的文学作品,都可以与这首小诗,产生巨大的互文效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