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点评《听  雨》

(2014-09-26 16:54:57)
标签:

佛学

空白

雨滴

尘埃

悬置

分类: 点评

 

  薛 梅   

         

 

    一个人总会有空白的时辰。

 

 那夜,翻看喜欢的文字,一字字雕进灵魂里去了。
        那么密集,偶尔又零散。
        一个声音前来唤我,举案齐眉。如诉
        如泣:想得越深,爱的越切。

 

我越发陷入空白里。
        像一个影子跟着影子,像一粒尘埃伴着尘埃。
        雨滴落在眼眸,天更近,树更茂,我在绿叶上
        睡着了。梦中淋湿了一本心爱的诗稿。

 

那是一条河流的宽度,在心灵的刻度上
        我停下来深呼吸。你说,你写着,我读着。
        没有定位和趋于定位的悬置,成为无解的密码。

我的窗临河而开,我们默默凝视

 

我的空白来自于那一瞬的窒息。
        密集而又零散。
        这个雨夜,我看见你亮晶晶的
        爬上来。

 

 

 

[ ]

 

夜色降临,一天忙碌之后,坐在书桌前,伴着窗外的雨声,安静地展卷夜读,应和着那渐渐沥沥,“翻看喜欢的文字”,仿佛“一字字”都镌刻到“灵魂”里去了,时而集中,时而迸散。读着,读着,滴答的雨声似乎汇成了“一个声音”,呼唤我“举案齐眉”,而且那么“如泣”“如诉”,让诗人想到了“爱”,想到了爱的情深意切,就有如这雨濛濛,夜沉沉。

“一个人总会有空白的时辰”。这雨夜读书写作,就是她心灵的寂静时光,并且超越“空白”陷得越来越深,乃至深入到潜意识的底层,于是,像看到“一个影子跟着影子”掠过,“一粒尘埃伴着尘埃”飘过……。是灵魂的影像吗?是生命的本真吗?……

不久,她慢慢回过神来,推窗看雨,“雨滴落在眼眸”,感到“天更近,树更茂”了,而自己却仍在朦胧中,幻想自己成了一颗雨滴,躺在“绿叶”上做梦,梦中雨丝打湿自己的“一本心爱的诗稿”。

然后,她在夜凉中清醒过来,抬头望去,看眼前灯火中的河水,立时领悟到她的诗歌的“心灵刻度”,正是那大河展开的“宽度”……。此刻,她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并开始与细雨对话,雨说:“你写着,我读着”,但那精灵般的词语,却不易掌控,然而,在“定位”与未定位的“悬置”的蹦跳中,像雨滴一样,该隐含着多少生命与万物的神奇的密码啊……

最后,诗人说明:心灵的“空白”,来源于瞬间的屏息,也就是一口气的功夫,历程十分短暂。现在,她心气平和,沉静下来,专注地看着一只青蛙缓缓地“亮晶晶”地从水中爬上来……

这首诗,聚焦于听雨夜读,完全是亦实亦虚的梦幻似的书写。其独特和深刻之处在于:一场雨的淋漓,贯穿了天空和大地,融合了自然与人文,在诗人心境的婉转中,于刹那的空明间,物我两忘,人物同一,从而感悟到天人谐和的人生宇宙之大道与真谛。直觉、感受、体验,物象、真情、理智,多重要素组合的迷濛、绚美的图案,成就了此诗的精神高度和艺术水准。读这样的诗,使人获致一种难得的深切而充盈的生命感动和一次荡涤灵魂的审美享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后  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