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师院作家群作品选 诗歌卷序
(2014-09-04 20:09:31)
标签:
文化作家群作品选廊坊师院 |
分类: 序言 |
廊坊师院作家群作品选
诗歌卷序
苗雨时
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为纪念创建50周年,决定出一套纪念文丛,其中包括廊坊师院师生文学作品集。为什么有这样安排呢?因为文学院自建院以来,就有较为深厚的文学传统。且不说,廊坊师院前身的安次简易师范,就出了一个全国著名的民间文学家张士杰,他的民间故事,在国内外都受到重视,被译为多国文字。而1964年廊坊师范专科学校初建中文科,就有意识地承继了这个传统,重视加强文学教育。1981年改为中文系后,更是薪火相传,在专业学科建设上,一直把文学史、文学作品赏读、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置于重要地位。由于中文系教师在教学和研究上思想开放,文学观念顺应潮流,在河北文学界有一定影响,所以1984年河北作家协会与中文系联合举办了第一届作家班,1997年,又举办第二届作家班。同时,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也以文学社团为主,先后有《芳草》、《红柳》以及后来的《蕙风》等文学社,并出版自办刊物。文学院师生中的浓郁的文学创作气氛,也感染了整个学校,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
廊坊师院文学院在50年发展历程中涌现和培养一大批作家、诗人、评论家,形成了以文学院师生为主体的廊坊师院作家群。教师中,有小说家汤吉夫、评论家苗雨时、张东焱、孙达估等;作家班毕业生中,有小说作家何玉茹、何玉湖、肖波、许久东,散文家张立勤、李婍、林闻,诗人靳亚利、芦品贤、刘福君、将军诗人谢玉久等,他们的创作已经超越了河北,在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文学专业毕业生中也出现了向隅、小宽等较有实力的青年诗人。此外,受文学院的影响外系毕业后从事文学写作,如数学系王克金、化学系孙文强等都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就是在校生中,文学院每年都举办全校性的“文学征文比赛”活动,并设一、二、三等奖,评出一批有一定水平的诗歌、小说和散文。
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文学院50年发展过程中,逐渐培植而成的。因而,形成了文学院多年的办院特色。也因此,2009年,汉语言文学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如今,文学院发展、扩大了,但办院宗旨仍设定为“借势京津,根植文学”。这正是50年文学教育优良传统的承继和更好的发扬。
廊坊师范学院作家群作品,分为三卷:《诗歌卷》、《散文卷》。《小说戏剧卷》。诗歌卷收入作者3 8人,诗作 271首,散文卷收入作者38人,散文85篇,小说戏剧卷收入作者20人,小说27篇,戏剧2部。
这厚厚的煌煌三卷本作品集,放在那儿,无疑在人们面前树立一座里程碑。一方面,是为过往的历史存档,记载下了已经取得的成就; 另一方面,也是为未来立标、树范,昭示着后来人的努力方向。
文学及其所蕴涵的人文精神,永远标示着一个民族文明所能企及的高度。50年来,文学院继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以构建中国的现代文明为已任,长期致力于深化文学教育改革。这不能不是一种历史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对已经取得的实绩,我们感到欣慰,对今后的发展,我们寄予热望,期盼文学院再创明日更大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