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jiaodong.net/pic/0/10/97/75/10977595_998886.jpg
背
影
李小洛
这一次,父亲出门时带走了
一袋草籽,他是背着草籽离开的
他要让自己在这个春天
尝试着去过另外一种生活,一种
不同于种植蔬菜和粮食的新生活
我和母亲放下了手里的毛线
送他到村口,我们的眼里饱含
热泪,他却没有回过头来看我们
背着他荒草般背影在春天
一步一步越走越远
父亲要去的地方是片山坡
多年以前他的父亲在那里修好房屋
满坡的野棉花啊
就挤满了他们下山的路
他这一次真的上山去了
他留下秋天的庄稼和粮食
留下了我和母亲的空房子
也留下了春天这一片疯长的荒草地
苗雨时点评
乡村有一种习俗:人死了,不说死了,而说“走了”,或“上路了”。这是出于忌讳。李小洛的这首诗《背影》,便运用了此种文化原型。她把父亲的离世,描述为“上山去了”。时间:春天,正是该种植“蔬菜和粮食”的季节。父亲放下了劳累一生的手里的活计,“背着草籽离开”了,去过“另外一种生活”,去播种青草、与青草为伍。“我和母亲放下了手里的毛线”,也许在为父亲打毛衣,但父亲来不及穿上就匆匆上路了。我们“送他到村口”,“眼里饱含热泪”,他却头也不回地走了,或许有卷顾不愿表达,却“越走越远”了,只留下那“荒草般的背影”,在这方生方死的春天,在母女毫无着落的心上。父亲要去的地方是一片荒凉的“山坡”,很多年前父亲的父亲,也就是我爷爷,在那里“修好房屋”,正等着父亲,父亲要去与爷爷相伴相守。那“满坡的野棉花啊”,围绕着他们,簇拥着他们,给他们以温暖,也阻挡了他们“下山的路”,他们只能在山上永久地安歇了。父亲这次真地不会回来了,永远不回来了,但他给我们留下了喂养生命的“庄稼和粮食”,也留下了我们母女“空房子”的冷寂与孤单,而这个春天由于没人耕作,田地里也只能是“一片疯长的荒草”……
这就是父亲走后遗留在世间的“背影”!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农民一生都在与庄稼打交道,他们生于土地,又归于土地,与土地有一种亲近的宿命关系,他们的生命感应着季节的轮替,从庄稼的春种秋收中,体悟到生生死死,皆为自然。所以,乡村说人死为人走了的习俗,作为乡土文化的一个母题,表达了农民的生死的自然观,也昭示了农民对于生与死的坦然与豁达……
这首诗的话语表述方式,平静,沉稳,朴实,淡然,然而,于平朴中寓真情,在沉静里含挚爱,以恬淡舒放蕴哲思深致:关于生命,关于亲情,关于土地,关于土地人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