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灾难与纪念----评刘晓滨两首诗

(2011-02-19 08:24:21)
标签:

刘晓滨

凤凰山公园

唐山的凤凰雕塑

凤凰公园

唐山一家人

分类: 诗评

                  灾难与纪念

                             ----评刘晓滨两首诗

                              苗雨时

 

唐山那场大地震,毁灭了生命,也粹炼了生命,破坏了不少家庭,也重组了不少家庭。灾难中那种人与人相互救助,相互扶持的感人事迹,成了断裂带上一幅十分动人的历史风景。新的人际关系,闪烁着崇高道德的光辉。《唐山一家人》讲的就是这类故事:本来是三个家庭,地震中都给毁了。一个家庭只剩下一个老奶奶,牵着六岁的孙子,正当她四顾茫然的时候,另两个家庭毁灭的人来了,“从东头来了一位姑娘,悄悄地把孩子抱进怀中”,“从西头来了一位小伙,默默地架起了防震棚”,三个家合一,建立起了一个家庭。从此,他们“心与心的相碰”,都“献出了美好的感情”。小伙姑娘外出去干活,老奶奶每天在家做好饭,等着他们归来:“路口,她抬起昏花的眼睛,寻找着她的希望和安慰”。姑娘对老人很体贴,很考敬。“她刚谈恋爱就做了母亲,刚结婚,孩子就到了上学的年龄”,她本想要个自己的孩子,但为不给这家庭增添不安,她打消了这个念头,一心扑在这个孩子身上。“‘妈妈!’那亲切的呼喊,呼出了多少喜悦,喊出了多少酸辛”。孩子病了,全家人着急。孩子要吃黄瓜,在那个年代,又是震后,哪里去找呵,做父亲的小伙,跑了一家又一家菜市场,他焦急,他失望,“是什么力量在催促他呢?”不是为一声“爸爸”,只是“呵,孩子想吃黄瓜……”。工作安顿了,儿子媳妇都上班。尽管“儿子几次说,媳妇多回劝”,老太太还是拿起筐子出门去“拣煤,拾炭!”她说:“只要我还是一块炭,就给家庭添一分温暖!”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家庭呀!这种家庭不是物质的组合,而是一种精神的凝聚。唐山人就是凭着生命凝聚的力量,战胜了灾难,重建了一个世界上抹不掉的新唐山。

《唐山的凤凰雕塑》。重建后的唐山市区中心有一处凤凰公园,公园的凤凰山上竖起一座凤凰雕塑,它和不远处的地震纪念塔相呼应。新唐山建设得整齐、美丽,凤凰雕塑耸立在市区上空,俯瞰着重新喧闹起来的街道。这雕塑本身就是一首诗。诗人站在雕塑面前,他怎能不心潮激荡,他怎能不从心底唱出歌声:

 

    被塑造了被展观了也被固定了

    一座城市的想象以及被想象举起来的

    倾泻的阳光

    风的形状

    立体的音响……

    所有的信心所有的微笑所有的憧憬

    都随着脱颖而出的凤凰

    脱颖而出

    在凤凰山公园

    在这座城市的中心

    指挥着那些目光的合唱心灵的合唱

    完成一种象征

 

这凤凰的确是一种象征。她使人回想那蓝光闪过,大地震荡的惨烈,使人回想一片死寂中那第一阵哭声,使人回起起那失去儿女的老人,那失去父母的儿童;也使人想起那废墟上的重建,那工地上的夯声;更不忘那解放军战士的舍生忘死,更不忘全国人民伸出援救之手的真情……唐山这座古老的煤都重又崛起在中国大地之上。唐山确实如一只凤凰,她在灾难中涅槃,又在灾难中更生。她凝聚着多少人难忘的感情呀!如今,她“静静静地把冲天的情思/凝结于展翅的一瞬/还有渴望雨渴望风的冲动/还有渴望森林渴望高山的热情”……唐山这只新的凤凰,正迎着新世纪的叮咚晨钟,带着唐山人热切美好的愿望,振翅飞腾!

凤凰雕塑是一种象征,也是一种纪念和警示。请看雕像前面:

 

    只有游人们仍在不断地游来

    游来了又走游走了又来

    无法知道他们带来了什么又带走了什么

    只知道这里有流动的笑声也有流动的沉思

 

这首诗的成功之处在于,诗人没有泛写唐山地震前后的变化,而是把这一切都浓缩在凤凰身上,以凤凰为全诗的中心意象,展开想象和联想,思想开阔而又集中,形象具体而又空灵,收到了启人深思,发人感想的艺术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