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松老师的“滕雀周天灸”,教你如何用艾去“爱”
(2017-10-23 21:23:33)
标签:
艾去王亚松滕雀 |
艾,为纯阳之草,能驱出寒气。艾草全靠充足的阳光以及自身顽强的生命力,默默吸收着阳气和能量于自己的小小叶片中。
周楣生先生在其所著《灸绳》中曾说:“夫灸者艾之用也,艾者灸之法也。”,只有施灸方能示现艾的大用。
艾灸的核心实质,应是艾草透过腧穴、经络等介质的传递,以“激活、煦养”体内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一元真气,使之以达“生生”之机,艾灸之法能提高人体自愈力和正气。
艾,音同“爱”,里面不仅饱含着大自然对我们的爱,还关乎施灸者对被灸者的爱,这种爱需要的不仅是温柔,还有正确的方法和技能。
为让更多的朋友了解“滕雀周天灸”这种精妙有效的灸法,并通过学习能在家中自行施灸或是给家人施灸。山上艾灸学院特别邀请王亚松老师将“滕雀周天灸”技法公开传授。
老师介绍
王亚松老师,生于中医世家,专攻针灸及中医内病外治,擅长治疗妇科、儿科及脾胃病。现为中医学会会员、针灸学会会员、北京清华大学TTS专业委员会委员、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天津中医萝卜会自2014年曾多次诚邀王教授作为萝卜会的授课老师。王老师在天津宫前医院多次开办艾灸学习班,广受好评。
灸法介绍
滕雀周天灸
滕雀周天灸是通过运用滕雀艾灸技法,从后天之本的中脘穴开始施灸,依次灸肾间动气的关元,人体先天能量库的八髎,再到先后天阳气之汇的大椎,最后回到先天信息的神阙,完成炼精化气,炼气化神,自体循环,一气周流,后天养先天,先天助后天的周天基础灸法。
学员分享
购买链接
http://blog.pic.xiaokui.io/0e6a2f6a8a38b01f0e3afa896f6e6cd9
课程介绍
课程内容
1、滕雀周天灸法理;
2、滕雀周天灸技法;
上课时间
11月11日,全天
11月12日,全天
上课地点
南京市秦淮区莫愁路357号
418室,山上艾灸书院
课程费用
每人800元
该灸法是根据道家养生内丹原理炼精化气
炼气化神的先后周天基础灸法
可促进“后天养先天,先天助后天”
自临床应用以来效果明显
上过课的学员都有很好的体验
有兴趣的同学欢迎扫码咨询
最后附上萝卜会总舵主林涛写的一篇关于腾雀周天灸和王亚松老师的文章:
腾雀周天灸(家庭实用保健灸法)
提问:如果可以选择一样东西是你发明的,你选择什么?
回答:我希望筷子是我发明的。
这反映了一部分我的思维,自从我学习中医以来,一直想找一些简便的方法,普通家庭就可以学习、使用并受益。这件事讲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因为一旦简便,就难免僵化,例如一天八杯水,而真正像筷子那样简便而不失灵活的发明极其难得。
在寻找这个方法的时候我用的是排除法。中医六艺,砭针灸药按跷导引,针药是专业中医干的,普通家庭不太适宜;导引需要较强的自律,按跷手法相对复杂而且较累。剩下的砭和灸都不错,砭用于急证实证,灸用于缓证虚证。而现代人耗的多慢性病多,所以决定先从灸做起。
选择了灸这个大方向以后就开始研究具体的灸法,传统的灸法复杂性不次于针,之后研究了热敏灸,甚至与萝卜会的小伙伴琢磨了个压敏灸。最后仍然觉得复杂,并不适用于家庭。一度陷入困境,直到遇到王亚松老师正在开展的周天灸。
关于周天灸的缘起,王老师告诉我说是他与余浩在武当山游览,遇到一个隐士教给他们的。此后余浩在南方传播,王老师在北方传播,南北方略有差异。王老师是个谨慎的人,从夏天到冬天试验了近半年,觉得确有效果,这才拿出来传播。传播的第一次线下课,我从南京到天津去上的。跟王老师同为摩羯座的我,也是个谨慎的人。要传播一样东西,也要亲自看看。事实上,为艾灸的事情我去天津也不止一趟两趟了。
关于艾灸,很多人觉得很简单,没什么可学的。这话也对也不对,“不对”在于如果是用于治疗,其实并不简单。临床上既需要相对精细的辨证,也需要相对精准的手法,难度也就上去了;“对”在于如果用于保健,要做到简单好用则是相对可行的。问题是自古以来中国很多东西尤其是传统一类的东西,说穿了是简单,所谓真传一句话,但很少有人说穿。拿周天灸而言,则是艾灸的位置、时间以及次序,尤其是次序,以及其他一些预防和救误法。这是很少有人说的,而王亚松老师会说。
至于治疗与保健的区别,我理解保健主要是着眼于改善人的状态,扶正为主,对象相对单一,而治疗则是综合人和病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要扶正又要驱邪,而邪有千千万,因此就需要比较丰富的经验。从这个角度而言,保健做好了,需要治疗的情况也会少一些。
我初学中医的时候学的就是针灸,所以到现在对中医外治法还是很感兴趣,关于经穴的概念一直以来众说纷纭,搞的我也很迷惑。后来接触了这个领域不同的大家,包括上周末去天津上课,发现他们的观点倒是出奇的一致,例如穴位是病理反应点,处处是穴,处处非穴。在经穴这个问题上,也有三层境界:
看经是经,看穴是穴;
看经不是经,看穴不是穴;
看经又是经,看穴仍是穴。
而以往的迷惑,来自不同层次的错位问答。其实这不仅仅是中医外治法的问题,也是中医的问题,以及其他不少中国传统技艺共性的问题。高层能明白低层,但低层很难理解高层。
关于穴位是病理反应点,而压痛、筋结、静脉、动脉、条索、凹陷、皮损等都有可能是它的外在形态,对此我曾经的疑惑是既然是病理反应点,那对于健康人而言所谓的穴位保健有意义吗?后来想明白健康并不是一个点动词,健康与疾病也不是硬币的正反面,而是线段的两端。健康不是黑白二分的问题,而是个灰度问题。现代人因为情绪及生活方式等导致的问题哪一个不是健康问题?从这个角度而言,基于穴位的保健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艾灸说完,说说故事。去过天津几次我已经记不清了,但和王老师喝过几次酒我还记得,一共四次。第一次是中午,人多,王老师下午还有门诊,所以小酌了一点;第二次是晚上,喝的很尽兴,喝到王老师喊我老弟。要知道考拉妈妈是王老师的弟子,她又喊我哥,辈份就这么乱了;第三次坐下来以后王老师去买酒,我要陪着去,王老师不让。过了一会儿拎了一瓶五粮液上来,那天王老师对考拉妈妈说你放手干吧;第四次就是上周,王老师对我说了两句话:
一句是,只要是你做的,我都支持;
另一句是,如果忘了初心,那我们也就只能喝喝酒了。
这两句话的份量,都不轻。
那天王老师还说关于这个灸法的名字、来源,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有效,对别人有帮助。对此我深以为然,所以觉得学习者在学习时如果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有认知的,从这方面理解固然是好;对于这方面内容缺乏认知甚至不认同的也不要紧,道家、周天、隐士……只是名相,重要的是这套方法是否好学,是否灵活,是否有效?如果满足这三点,管他儒释道哪一家,拿来便用就是,谁也犯不着跟自己的健康过不去。
回顾一下上周去天津王老师的状态,周六上午上课,中午陪我吃饭没能好好休息,下午门诊一直看到晚上八点多,到家吃完饭睡觉已经九点多了。周日上午又是半天课,一讲就是两个多小时中间没有休息。这其实是王老师的常态,一般每天平均看六十七号病人,一年两万多人次,基于这个临床基础产生的思考以及方法我觉得会更为可靠。
而我现在要做的,无非是把王老师和考拉妈妈已经在天津做的事情带到南京,进而带到中医萝卜会其他的城市,深入更多的家庭、机构与行业,例如养老机构。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想就是这个意思。
“王老师投我五粮液,我报王老师以茅台”。茅台已经准备好,就等王老师来南京了。
阅读原文:http://toutiao.com/i6480096376532238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