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何公众的书法审美能力日趋低下?

(2010-05-22 22:37:30)
标签:

文化

分类: 书画

提出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索答案:

1、教育的普及,使得书法不再是少数识文断字者的专利。识字的人多了,会写字的人多了,但是,真正懂书法的人相对更少了。

2、由此导致书法审美的标准丧失了。过去劳苦大众固然不识字,但是对识文断字者有着天然的敬畏,所谓“敬惜字纸”,因为不识字,所以对凡是写了字的纸都充满敬畏,都要珍惜。这种社会氛围下,书法艺术的标准是由士大夫阶层掌握的,是有追求、有高度的。历朝历代,能够流传于世的书法大家寥寥无几,就因为书法的标准是非常严格,非常高明的。

3、教育普及后,识字已是每个人的基本技能,不再有神秘感,拿起笔都能写几个字,于是书法大众化带来了书法标准的混乱。毛笔已退出日常书写工具,古人所确立的书法标准明摆着难以企及(如前所述,即使在以毛笔为基本书写工具、以道德高度要求书法高度的古代,传世书家仍寥寥无几,写得高明难乎其难),而如今,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人有多大胆,笔有多大产,一些自吹自擂、哗众取宠、标新立异、狂妄自大者,门下走狗无数,把古人确立的书法标准冲击得七零八落。

4、拍卖市场推波助澜,在利益驱动下,一切以市场为标准,以价格为标准,以官职为标准,真赝混杂,恶俗当道,艺术标准惶惶如丧家之犬,大众的说法审美能力能不日趋低下吗?

以上一时有感而发,请勿对号入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